病史介绍
姓名:孙某性别:男年龄:22岁主诉:右侧腹部包块不能完全还纳4年余诊断:腹壁疝(右侧腹壁巨大腹壁疝)现病史:年因外伤外院行右侧腹部手术(腹外斜肌,腹横肌端断裂修补+小肠部分切除+造口术),术后不久,右侧腹部包块突出,逐渐增大,行走及跑动身体失衡,影响生活。术前评估
评估疝块大小,术前进行定位
手术方式选择
手术中展示,补片选择30×30cm疝修补平片
术后情况
术后拆线
术后患者下床活动
术后一月复查图片
疾病简介
一、腹壁疝
腹壁疝是发生在腹壁的腹外疝,是腹外疝中除去腹股沟疝、股疝以外的其他腹外疝的统称。
二、分型
1.发生的解剖位置:脐疝、白线疝、腰疝、半月线疝
2.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疝、造口旁疝。
三、病因
1.先天性因素:(最常见)腹壁局部组织的发育缺损
2.获得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
压增高
四、临床表现
特征性临床表现——腹壁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肿块。
五、治疗
治疗原则:除了一岁以内先天性脐疝可以观察外,其余患者多需进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是治愈绝大部分腹壁疝的惟一有效方式。
1.非手术治疗
(1)一岁以内婴幼儿的先天性脐疝多可临床观察,如一岁以上还是不愈合的可以考虑手术。
(2)腹带
2.手术治疗
(1)组织缝合修补组织缝合修补是将缺损两边组织进行缝合关闭缺损的修补方式;
2.补片修补
六、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优点
1.复发率低
2.切口相关并发症少等
TES其优势在:
(1)采用逆向穿刺法安置穿刺套管,便于建立腹膜前间隙;
(2)无需使用球囊等特殊器械和昂贵的防粘连补片,节约了手术成
本
(3)作用机理为腹压使补片紧贴腹壁,促进补片就位,且不发生移
动,降低复发风险;
(4)采用较大疝平片平铺于腹膜前间隙,一般无需进入腹腔,减少
了内脏损伤和肠管切开的概率;
(5)大张补片包裹腹膜囊,不需要贯穿缝合和钉合固定,显著减轻
术后疼痛;
(6)可降低肠粘连、术后腹腔内补片所致远期肠管侵蚀等并发症的
发生风险。
专家简介
*温馨提示*
医院普外科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疝修补方式。应用微创技术诊断治疗各类腹外疝,更能体现创伤小、诊断明确、修补后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是现代疝治疗的理想选择。术后1-2天出院。科室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无痛治疗理念和个体化、精细化手术风格,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让每一位患者都获得了快速康复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