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肠子的调皮“旅程”
“疝”指的是人体正常的脏器,或者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的薄弱、缺损或者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而形成的疾病。
简单理解,当宝宝因先天生理结构,或后天接受手术存在刀口时,腹部就有了一个薄弱的地方。当剧烈咳嗽、大声哭泣时,宝宝的腹部用力,腹压增强,原本乖乖呆在腹腔里的肠子,就可能因这个力量开始一趟调皮的“旅程”,从这个薄弱的地方被挤压出去,变成一个鼓出的包块。这个包块,就叫做“疝”。
小儿疝气:时有时无的“忍者”
很多新爸妈会被疝气吓一跳:“我明明看到宝宝昨天鼓了个包,怎么今天没了?”或者“刚刚还没有的包,怎么突然一下就鼓起来了?这会儿又小了。”
疝气有一个显著特点,当宝宝哭闹、咳嗽时,包会鼓得很大;但当宝宝平躺、安静状态时,它可能又会变小,甚至完全看不到。如果鼓出了包,可以轻轻将其复位,这种情况多数就是宝宝遇到了疝气。
不过,要确诊宝宝疝气与否,还是建议带宝宝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宝宝哭闹严重,疝气无法或很难复位回去,这时候医院。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出现了“疝气嵌顿”,也就是肠子卡住了,如果不快速处理,很可能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等。
有的疝气,一岁之内能自愈
很多爸妈会问:宝宝疝气了,一定要治吗?能不能自己好?
临床上确实有少数疝气可以自愈,但腹股沟疝气很少有自愈的可能。如果长期不治,发生嵌顿,就会引发肠坏死、肠穿孔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影响日后的生育能力,如男童可出现睾丸因缺血萎缩坏死,女童可因卵巢缺血而影响正常功能。所以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因耽误治疗,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手术or不手术?这是个问题
西医可能会说:“孩子的腹壁上有一个薄弱区,就像我们的袜子上有一个洞。如果不把这个洞补上,好的情况是它不变大,也不消失;不好的情况是脚趾头会将它绷得越来越大,最终变成根本无法穿的状态。”医院而言,疝气手术确实是个“小手术”。因为他们每天都做,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每个宝宝而言,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在自己宝宝身上动刀子,决不能掉以轻心!
宝宝进行腹股沟疝手术时,需要将疝囊与精索分开,这一操作很可能损伤精索和睾丸动脉,导致睾丸炎和睾萎缩,可能会影响性欲,出现阴囊憋胀感,甚至出现终生生育障碍。手术有风险!千万要慎重!
得了疝气用什么方法才能彻底恢复?
相信很多朋友,在选择手术还是中医保守恢复疝气时,一直比较困惑,今天给朋友们做个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要解决疝气问题,首先要知道疝气的成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事半功倍之效果。
疝气的形成是由于腹壁肌肉薄弱,腹内压增大情况下,小肠通过腹壁薄膜凸出,或掉到阴囊里面,形成疝气,所以要解决疝气问题,首先腹壁薄增强增厚修复,加上腹内压调节均衡,鼓包就不会再鼓出来,疝气就可以恢复正常。
手术优点:时间短,操作快,缺点:没法均衡腹内压,复发率极高,而且手术后至少休养半年,影响正常生活。
中医保守调理恢复优点:从根源上解决疝气问题,对身体没有副作用,不影响正常生活,缺点:调理时间可能会稍长点。
善济堂李堂主温馨提醒:
一旦发现疝气,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能坐视不理。既要积极治疗,也不要轻易动刀。不论哪种疝气,只要是没有发生嵌顿卡死的,都可以采用南阳“善济堂”中药外治、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绿色疗法进行调理,不但可以避免手术带来的疼痛,而且远离术后复发的危害,以免手术给患者身体和心理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