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妈妈的心愿。孩子出生后,无缘无故的哭闹,家长可以带孩子检查一下是否为小儿疝。那什么是小儿疝?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小儿脐疝的发生原因是脐环没有闭合。脐环在胚胎期即形成,并随胎儿成长而持续收缩,正常新生儿的脐环直径约为1cm,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脐环继续缩小直到最终闭合。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个先天性薄弱处,同时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这就给脐疝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小儿腹股沟疝的根本原因是鞘状突没有及时闭合。鞘状突因睾丸或子宫圆韧带下降而形成,多在出生后一年以内闭合。新生儿和半岁以内的婴儿鞘状突多未完全闭合,但鞘状突未闭合并非都形成疝,如果婴儿腹壁不够强健,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更容易发生腹股沟疝。
日常生活中,当腹内压增大时,疝气脱出,腹内压减小,疝气自行回纳。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哭闹、便秘、腹泻、咳嗽、剧烈活动等,皆可促使小儿脐疝的发生。
疝气给孩子的生活和生理也带来了很多不便。随着年龄增长,或者疝囊反复脱出,引起疝囊环增大,并可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可能性,男宝宝甚至引起睾丸缺血坏死,女宝宝引起卵巢缺血坏死。故应早发现,早治疗。
关于小儿疝的治疗,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1岁以内的小儿腹股沟疝和脐疝有自愈的可能,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应用疝气带进行局部压迫,同时小儿应尽量减少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送急诊就诊。
如无法保守治疗应进行手术治疗。但年龄并不是 因素,也要结合患儿的自身情况,比如患儿不满1周岁,但腹股沟疝很大或是反复出现嵌顿,保守治疗的危险增大,也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超过一周岁但体质虚弱同时疝不大的情况下也可在年龄稍大时再进行手术以降低麻醉和手术风险。
肝胆一病区王晓李潇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