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孩儿洋洋一年前被家人发现下腹部有个突起的块状小包,平躺或者用手按压时又会自行消失,近段时间包块迅速增大,个头由枣子般大小长到了鸡蛋那么大,家人随即带他前来医院医院普外科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孩子身体上的块状小包就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一般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包块,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腹股沟局部小肿物、阴囊两侧不对称(女孩则是在大阴唇处鼓起一个包块)就该及时就诊。
通常认为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应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超过半岁疝气越来越大,经常发生嵌顿,也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疝嵌顿导致疝内容物的坏死,对孩子造成大的伤害。
想到传统疝气手术留下的长长疤痕,家长们多半是犹豫且抗拒的。
幸运的是,普外科刘擘主任团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选择采用切口小、恢复快的腹腔镜微创技术为洋洋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手术安排在上午进行,由于微创手术创口小,疼痛感轻微,孩子当天下午就能下地玩耍了。这让洋洋的家人对手术效果感到满意的同时,又不禁显露出一丝惊讶。
小儿疝传统手术与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区别
小儿疝气常用手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开刀手术,一种是腹腔镜微创手术。我们来看看二者的比较:
手术切口
传统开刀手术:切口位于腹股沟区,2-3cm大小,术后疤痕明显。
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位于脐窝,0.5cm大小,术后不显疤痕。
(腹腔镜微创手术切口)
术后疼痛
传统开刀手术:伤口大组织分离多、术后疼痛明显,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腹腔镜微创手术:伤口微小不用做组织分离,术后疼痛轻微,麻醉清醒后就能下床活动。
术后并发症
传统开刀手术:显露差、需要解剖腹股沟管和精索后才能找到疝囊,分离切断疝囊后才能进行疝环结扎,容易出现副损伤和术后阴囊血清肿。
腹腔镜微创手术:显露好,进镜后就能看到疝环口,直视下直接做疝环结扎,不做任何组织分离,不容易出现副损伤,不出现阴囊血清肿。
术后复发率
传统开刀手术:在腹腔外进行疝囊高位结扎,不容易达到真正的高位结扎,容易复发。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腔内进行疝囊高位结扎,能达到真正的高位结扎,复发率极低。
普外科
医院医院普外科小儿疝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专家强、技术成熟。无痛微创手术,瘢痕细微;精准麻醉,全程监测;可同时处理双侧疝,及时发现另一侧隐匿疝,减少小儿再次手术的创伤,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介绍
刘擘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医院普外科主任。医院甲状腺中心博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甲状腺疾病分会委员。
专长:擅长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腹外疝疾病的诊治。在河北省早期开展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术、男性乳房发育症腔镜下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腔镜辅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TAPP/TEP)及切口疝修补术(IPOM)、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腔镜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等。
普外科
-
更多精彩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