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阶段一直有个想法,总结一下诊室里常见的妊娠期间各种痛。
痛点一:牙痛。
妊娠期间很多孕妇会出现牙痛,牙龈肿胀。妊娠期间,因雌激素影响,齿龈肥厚、充血、水肿、出血,少数孕妇牙龈出现妊娠龈瘤,这种情况是牙龈血管局灶性扩张引起的,一般分娩后会自然消失。但牙痛,产科大夫不会看,需要的口腔科看诊,因为一旦牙源性感染会导致全身感染,甚至影响胎儿,所以一定要去治。
温馨提示:育龄妇女在婚前或孕前应提前口腔科检查并处理好自己牙齿问题,避免妊娠后的这方面的不适,孕期治疗很麻烦。
痛点二:下腹似痛经样隐隐的酸酸的胀痛。
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很多孕妇都有下腹类似痛经一样的隐隐的酸酸胀胀的痛感。在妊娠早期主要是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充血,新生命在宫腔内孕育,子宫逐渐增大,下腹出现上述感觉,这个不用治;
在孕晚期,主要是胎头下降,局部压迫或是子宫下段的牵拉。这个也不用治。
特殊说明:如果是上述生理性的感觉,程度不会加重,不影响正常生活,不伴有流血或明显的腹痛感觉,有人时有时无,憋尿明显些,排尿后减轻些,也有人持续几周也没有临产,用时间证明了这是一种生理性的痛感。如果痛感逐渐加重,伴流血、医院请医生排查是否是病理性的疼痛(病理性疼痛是需要治疗的,对胎儿有危害的)。
痛点三:肋骨痛
有的左肋缘,有的右肋缘:多是妊娠晚期胎儿挤压的,不用治。
痛点四:肠绞痛、窜气样痛。
妊娠16周左右很多孕妇就诊原因是感觉到肠子窜气样疼痛,查了一圈,都很正常,考虑是最初的胎动。有人也形容这种感觉象小鱼吐泡泡。
肠绞痛,妊娠期间有的孕妇饮食不当出现腹痛腹泻甚至恶心呕吐症状,多数是胃肠性疼痛,应该及时消化科治疗,解除病因,因为感染、腹泻等会诱发流产、早产。也有极个别孕妇产科临产时的表现是腹痛伴腹泻,所以也可以先排查产科是否有流产、早产、临产可能如果没有再去治消化道疾病。
还有一种肠绞痛,晨起未排便时腹痛,排气排便后消失,上午来诊,不疼不流血无不适只是晨起排便前一阵腹痛,想来看看。我只能说排查,但真心觉得如厕能解决的事情,不用医生出手了!
痛点五:下腹牵拉痛,主要是两侧腹股沟,象有绳子拽着似的。
多数孕晚期这种感觉明显,也的确是有两个“绳子”——子宫韧带拽着,所以这种情况不用治。
但要注意在加腹压时局部是否有包块脱出,如果有应该尽早普外科诊治,排除是否是腹股沟疝。
痛点六:腰骶部疼痛、趾骨联合处疼痛、肢体疼痛,坐骨痛
孕期因激素作用,骨盆韧带及椎骨间的关节、韧带松弛,甚至因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导致孕妇哪哪骨头都痛,都难受。甚至有的孕妇耻骨联合松弛、分离甚至活动受限,这种产前没有好办法治疗,注意合理补钙,避免缺钙,其它症状多数产后逐渐消失。少数严重的耻骨联合分离产后需骨科治疗。
妊娠早期及晚期因子宫增大压迫盆腔,导致坐骨神经水肿,有的孕妇有坐骨神经痛,甚至有人不敢坐,这种也没什么好办法,适当反方向倾斜,减少压迫能减轻不适。
痛点六:腹部针扎样、触电样一过性的疼痛
短暂,迅速,这种多数是神经痛,不用治。
痛点七:下腹尤其右下腹痛,甚至是右侧腹痛
警惕阑尾炎,因为子宫增大把正常位置的阑尾挤得偏离了它原来的位置,所以妊娠期间的阑尾炎疼痛点不如非孕期典型,所以这种疼痛应该产科、普外科都查查,还是强调,局部感染可以导致盆腔感染,诱发流产、早产、甚至更严重的情况。
痛点八:腰部疼痛甚至绞痛
如前述,孕期有一种生理性的痛是腰骶部疼痛,但是也有一种疼痛是真的有病。即腰部(其实是肾区)疼痛或是绞痛,有人认为自己临产了,可是持续几天疼痛越来越重但宫口却不开,做彩超发现是肾积水或是肾结石.....所以一定要看看,产科、泌尿外科都查查。
痛点九:下腹紧缩感
妊娠20周开始出现下腹紧缩感,但不疼,不流血,每天都有,有时触摸腹部更明显,随着孕周增长,逐渐明显,但整个孕期这种紧缩感都没有让孩子生出来,这是生理性宫缩,是正常的,每个孕妇都存在的,这个不用治。
注意:有高危因素的或者紧缩感伴疼痛的,应该医生系统检查以确定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宫缩(病理性的宫缩是要闹事的)
痛点十:阵痛
无论妊娠什么时期,如果下腹一阵阵发硬伴疼痛,且间隔时间愈来愈短,疼痛程度越来越强,伴或不伴有流血、流液,医院来,这非常有可能是疼痛中的真命天子来了,小宝宝要退房了
痛点十一:未完待续,等待着大家的故事,我会逐渐把诊室故事补充进来,并加以分析,静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