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
成功为一名3岁患儿实施了
单孔腹腔镜下
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3岁的李宝宝自1年前在腹股沟区域就发现了可复性肿块,反复发作一直不好,李宝宝的家人便带小朋友来到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就诊。
“经医生详细查体,确诊李宝宝患双侧腹股沟斜疝,需要手术治疗。考虑到患儿尚且年幼,为加快术后恢复及最大限度减少创伤,胃肠、疝与腹壁外科许国玺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经过精心的准备,采用单孔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整个手术过程仅花了20分钟。手术只在李宝宝带来了肚脐眼上一个0.5cm微小切口和两侧腹股沟处针眼大小的穿刺点。
双侧疝术后外观
单侧疝术后外观
术后第一天
李宝宝就治愈出院回家了
从入院到出院
仅耗费了3天时间
收获了患儿家属的一致点赞
许国玺介绍,医院早在六余年前就已开展腹腔镜下儿童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方式,但是需要在腹壁穿刺2个孔、在辅助钳的帮助下完成。而儿童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单孔腔镜手术的成功开展,更让这些优点优上加优——患儿术后1~2天就可出院,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此次通过单孔腹腔镜结合MINILAP-S微创筋膜闭合器成功实施双侧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精准高位结扎手术,标志着医院儿童疝微创治疗技术达到了新高度。
小科普
俗称的小儿疝气主要是指儿童腹股沟斜疝,以男孩为多,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大小不一的包块,可坠入同侧阴囊常造成阴囊肿大。常在咳嗽、哭闹、玩耍等腹部压力较高时出现,早期平卧休息后或用手按压后包块多可自行消失,容易反复出现,甚至出现嵌顿疝,处理不及时导致肠管嵌顿甚至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疾病的主要危害
儿童腹股沟疝尤其是嵌顿性疝一旦出现,需及时处理,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导致小儿的肠壁缺血,进而导致肠壁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对小儿的身体影响较大,甚至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
主要治疗方法
一周岁以内小儿疝部分可自愈,以观察和非手术治疗为主。绝大部分的一周岁以上的儿童腹股沟疝不能自愈,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方可治愈。其他一些如药物疗法和疝气带疗法等保守治疗方法效果欠佳,药物注射有可能误伤肠管、血管等导致严重并发症;长时间佩戴疝气带给患儿的生活带来干扰,局部摩擦容易导致皮肤损伤,甚至诱发皮肤感染,甚至长时间的压迫精索,导致睾丸缺血、输精管阻塞等严重并发症。
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
小儿腹股沟疝绝大多数是斜疝,施行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效果确定。随着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广泛开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验证,在微创和美容效果上较开放手术优势明显,远期复发率更低,同时可以发现对侧存在的隐匿性疝,并同步手术解决,已成为患儿家长及专业医生的首选手术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