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请扫文末 玉米茎心(玉米茎内之白色柔软绵状物质)
加水煮汤。代茶饮用。
清热利尿。用治疝气、尿道刺痛、溺白等。
↓《方2.》↓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当归各10克,陈皮、炙甘草各6克,升麻、柴胡各3克。
补中益气
腹外疝气虚下陷型。
方中主药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辅以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当归补血活血,取其补而不滞,气血相生;使以升麻、柴胡升清举陷。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
增强内脏肌张力,纠正贫血,护肝;解热,抗金葡球菌,抗癌,抗放射线损伤。其中黄芪、人参、白术促进白蛋白合成,降低麝香草酚浊度,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强心脏收缩力,升高红、白细胞及血色素。白术护肝,防止肝糖元减少;当归抗贫血,抑凝血,调节子宫肌张力;陈皮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肠气排出;柴胡、甘草抗肝损害。柴胡加强回肠收缩,升麻兴奋膀胱和未孕子宫。升麻、柴胡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柴胡抗病毒,抗过敏
水煎服,日1剂
↓《方3.》↓
外治疗法
流传民间和医界
生香附60克(粗研末),食盐60克。
腹外疝。
酒醋炒热,布包频熨患处。
↓《方4.》↓
荔枝核末
荔枝核、小茴香、龙眼核各3克,升麻15克。
将等份上料焙干、研末,空腹服。再取升麻3克,水酒煮服。
适合疝气偏坠、小肠气痛患者服用
↓《方5.》↓
茄蒂汁治小儿疝气
青茄蒂适量。
将茄蒂煎成浓汁。2岁每次用茄蒂4个,3岁用5个,8岁用7个,服后再饮白糖水1~2杯。见效后继续服用2次,可痊愈。
理气,止痛。用治疝气。
↓《方6.》↓
焙鲫鱼鳔治疝气痛
鲫鱼鳔7枚,黄酒适量
将鱼鳔焙干,不可枯焦,研末。每晚临睡前黄酒送下
暖下,止痛。用治疝气痛
↓《方7.》↓
茴香炒鸡蛋消疝气
小茴香25克,鸡蛋2个,食盐、黄酒各适量。
小茴香加食盐炒至焦黄色,研末,然后以鸡蛋气拌和煎炒。每晚睡前与温黄酒同食,每日1剂,连吃4剂为一程,数日后再服用。
顺气,消肿。用治小肠疝气。
↓《方8.》↓
暖肝煎
《景岳全书》
当归、枸杞子各9克,乌药、小茴香、茯苓、生姜各6克,沉香、肉桂各3克。
温补肝肾,行气逐瘀。
腹外疝治肝肾阴寒所致少腹冷痛,疝气痛,下元虚冷,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中主药肉桂大热,暖肝温肾,散寒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行气止痛;辅以当归补肝养血,枸杞子补养肝肾,乌药、沉香行气散寒止痛;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生姜温散寒凝。诸药合用,温补肝肾以治其本,行气散寒以治其标,以温下元,散寒凝,畅气机,睾丸、少腹冷痛自愈。
解热,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平滑肌痉挛。其中乌药、小茴抑制平滑肌痉挛,排肠积气,促消化,缓疼痛;肉桂扩张皮肤血管,促汗腺排泄,解热镇痛;沉香调节胃肠蠕动;枸杞子护肝保肝,提高免疫力;当归抗贫血,抑制平滑肌痉挛,茯苓镇静,抗溃疡,降低胃酸分泌。
水煎服,日1剂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