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之声作者:衣上云
疝气手术虽然很简单,但这些小细节你都知道吗?
疝气,是人们的通俗叫法,教科书上的名称是腹股沟斜疝。而本文中要说的疝气手术并不是成人的补片手术,而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简单的疝囊高位结扎术。
对外科稍有接触的医生朋友们可能已在脑海中操起了手术刀,耻骨上方患侧下腹部横纹处作长约2cm横切口,打开筋膜、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提睾肌,于精索内前方剥离找到疝囊,并以三钳法逐步剥离横断疝囊,近端游离至高位结扎,远端任其开放,止血后逐层关闭切口就完事了。就完事了,多么简单的一台手术,平常操作下来也就二三十分钟的事情,若是技艺娴熟的医生可能十来分钟就结束了,而且干净漂亮。在腹腔镜手术成熟完善并且普及到县镇的情况下,传统的疝气手术已临近淘汰,成了某些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如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放时,如嵌顿疝,如腹部曾经做过手术不便于建立气腹等情况。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避免阴沟里翻船,我们一起来巩固下小儿传统疝气手术的注意事项吧。第一:解剖层次要清晰!腹外斜肌腱膜一定要找到,虽然腹股沟管结构较简单,腹股沟管四壁歌(前壁腹外斜,后壁是腹横,腹横内斜上,股沟陷窝韧)我们已耳熟能详,但也不乏未明确找到腹外斜肌腱膜而从外环口游离结扎疝囊的情况,而可能出现的后果便是未游离到足够高位,出现复发,当然,我们教科书上有明确的指示:剥离到内环有腹膜外脂肪为标志。而且尽管腹股沟管结构简单,但其周围也不乏膀胱、髂血管等重要结构,所以眼到手到,切记看清楚了才动刀,以免出现难以收拾的情况。第二:嵌顿疝打开疝囊时位置应低一点!嵌顿疝手术,我们都知道首要是松解疝囊颈,而接着便要打开疝囊查看嵌顿物的血供如何,若发生坏死需要切除,若血供尚可则需回纳入腹。而这时便要注意了,打开疝囊的切口要较常规斜疝手术低一些,为什么呢?一般爱说话的带教老师在操作的时候会告诉你:疝气发生嵌顿会导致腹膜、疝囊壁紧绷下拉,若按常规开口,当你将嵌顿物回纳后,疝囊壁也迅速回缩,甚至跟嵌顿物一起缩回腹腔了,再要完整结扎说不定还得先修补一下,患儿年龄大些还好,若是小婴儿疝囊壁本单薄脆弱,结扎起来便得多费心力,可能事倍功半。第三:精索复位!手术操作结束准备关闭切口时,别忘记一个小动作哟,扯蛋!对,没看错!当然,女孩不论,专指男孩子的疝气手术,结束时一定记得在阴囊牵拉一下睾丸,避免切口内的的精索组织蜷缩屈曲,出现医源性隐睾的情况。第四,对于较大的斜疝,手术结束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时记得重叠一部分哟,至于为什么,一般爱说话的带教老师会告诉你,可若是闷声干大事的老师,就得靠个人领悟了。就好比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开腹手术作绕脐切口时总是绕左边,而不是绕右边,经年后一位爱说话的老师告诉我:因为脐右侧有脐静脉,有肝圆韧带。可是脐静脉在出生后不久就闭锁了,脐下并没有相连的部分呀?那也作绕脐左边切口。另一位爱说话的老师还告诉我,门脉高压的患者肝圆韧带可能出现病理性再通,即:为减轻门静脉压力,已闭锁纤维化的脐静脉又回到重新开放的管腔状态,专业名称叫“脐静脉开放”或“脐静脉再通”。所以,即便是现在看来已萎缩退化、没有功能的结构也不要随意离断了,说不定将来某些时候用得上呐,所以能不动便不动。言归正传,疝气手术虽然很简单,但以上这些小细节你都知道吗?或者还有其他没有说到的,欢迎指正与讨论哟!-END-
/相关阅读/
·喝酒脸红的人很能喝?其实,患癌风险很高!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