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疝气?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即称为疝。多数的疝是由于腹腔内的小肠通过腹壁上某个薄弱部位,突出到腹壁表面形成一个看得见并摸得着的肿块。
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疝气,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属于常见病,其中男性和女性患病比率为12:1。由于初期疝的表现并不十分严重,因此我们身边经常会见到许多患者把疝当作无关紧要的情况不去治疗,但往往最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疝的种类有哪些?
腹股沟区疝:腹股沟疝(直疝、斜疝)、股疝;
腹壁疝:切口疝、脐疝、造口旁疝等。
如何知道我患了疝气?
易发生疝气的部位有腹股沟、肚脐、曾经做过手术部位的切口。
一般来说疝气是容易发现的。你会在腹壁皮肤上看到一个隆起,或者当你提重物、咳嗽、使劲排尿或排便、长时间站立或者坐着时感觉到疼痛。
疼痛的感觉可能是剧烈而快速的,也可能是持续恶化的很久的钝痛。
如果你有严重/持续的疼痛、或者疝气处发红、或者容易发生触痛、请立刻就医,因为这可能是疝气嵌顿(肠或其他组织被卡住)或绞窄的表现。
疝气的病因有哪些?
先天薄弱区域存在——人体肌耻骨孔区域的天然薄弱,是腹股沟斜疝、直疝、股疝的发生根源;
由于年老、肥胖、感染、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等造成腹壁强度降低而形成的薄弱区域,在腹内压力下会从薄弱的地方产生疝气;
腹内压的增高——慢性咳嗽、打喷嚏、提重物、慢性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
如何治疗疝气?
疝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逐渐变小,通过药物治疗也是不可能痊愈的,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有效的修补腹壁缺损。注射治疗疝气也很难达到修补效果,而且由于注射部位的不准确,极易引起肠粘连、肠娄、下肢血管堵塞等严重医疗事故。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疝气唯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张力修补和现代无张力修补两大类。
张力修补:将自身缺损周围组织拉拢缝合修补,该手术方式有许多缺点,比如:术后疼痛、禁食,要在床上躺好几天,三个月不能活动,特别是复发率比较高,可以达到15%。
无张力修补:利用材料修补疝,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疼痛轻、复发率低,目前已逐渐成为首选方法。
常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方法
1、平片无张力修补法:将补片与腹股沟管壁缝合,精索经补片打孔引出。特点是异物少,操作方便,适用于缺损较小的斜疝和直疝;
2、腹膜前间隙修补法:该术式是全腹股沟修补概念,将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覆盖整个肌耻骨孔,一次性对易发(直疝、斜疝、股疝)的三个潜在缺损进行整体修补,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发与再发。该修补方法常用的Gilbert术式,采用PHS/UHS三维补片修补,安全牢靠、异物感少、恢复快、手术快、性价比高、是目前报道复发率最低的疝修补技术。
疝修补材料介绍
超普网片(ULTRAPROMesh)
美国强生公司的第三代轻量型大网孔部分可吸收网片,适用于开放式或腔镜下筋膜缺损修补。
采用轻量型大网孔部分可吸收设计:
1、薄丝:0.5mm的聚卡普龙单丝纤维和聚丙烯单丝纤维编织而成的复合网片结构,单丝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2、大网孔:孔距3-4mm,形成弹性瘢痕,术后腹壁舒适性好;
3、部分可吸收材料:植入人体84天左右约50%成分被吸收,较传统聚丙烯网片减少65%永久异物残留,减少术后体内异物感。
超普疝修补装置(UHS)
美国强生公司的全新轻量型大网孔部分可吸收疝修补装置,结合了超普网片先进的材料学成果及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式的多项优点,采用全新的编织工艺预制成型设计,既保证了疝修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了植入患者体内的永久异物残留,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适用于腹股沟疝、腹壁疝、脐疝。
特点:
1、材料学和超普网片相同——轻量型大网孔部分可吸收设计,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形成弹性瘢痕,术后腹壁顺应性好,减少术后体内异物感;
2、腹膜前间隙修补,下片完全覆盖整个肌耻骨孔,一次性对易发(直疝、斜疝、股疝)的三个潜在缺损进行整体修补,避免多次手术;
3、复发率低,同类的PHS(上一代产品)是有报道的复发率最低的疝修补材料,更有效的避免再次手术;
4、整体结构设计,降低网片移位风险;
5、缝合少,减少术后慢性疼痛;
6、双层设计,符合人体解剖层次。
医院疝治疗特色
1、效果好——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技术保证最低复发率;
2、创伤小——手术可实施局麻,使麻醉给患者带来的伤害降到最小,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3、恢复快——早恢复、早下地,不用插尿管、不用禁食,保持正常生活状态;
4、可以“24小时出入院”,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术后疼痛轻;
5、在达州地区率先开展疝的无张力修补及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擅长各种复发疝、复杂类疝、少见疝的个体化治疗,现已发展成为达州疝与腹壁外科治疗中心及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技术培训中心。
专家风采
王敏个人简介:
王敏,男,大外科主任、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泸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在第八届全国疝与腹壁外科会议上荣获年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手术录像大赛全国冠军,四川省医学会外科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外科学专委会乳腺疾病学组委员,西部胃癌协作组委员,达州市外科质控小组副主任。
擅长胃、肠肿瘤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各类疝疾病尤其复杂复发疝的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疾病的手术及个体化治疗,周围血管外科及大动脉的腔内介入治疗,普外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曾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十余篇。
门诊:医院门诊二楼西三区普通外科——疝与腹壁外科门诊
住院部:医院住院部六楼普外科
-、-
医院普外科——疝与腹壁外科中心
四川省医师协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技术培训中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