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十天就过春节了,病人逐渐减少,不是太急的手术都安排在过完春节再做。今天我病床上却涌入了一堆娃娃,好不喜气。若手术器械消毒周转得过来,明天就一起做了吧。给孩子们做手术是最轻松愉快的了。
话说阿牛医生所在的科室叫做“普通外科”,这些年亚专科化,收治的病种逐渐以胃肠肿瘤为主了。旁人问起“钱教授从事什么专业?”,阿牛医生总是说“胃肠道肿瘤的外科治疗”。在每年填报研究生招生方向时,也总是填“胃肠肿瘤外科治疗及临床研究”。
肿瘤外科医生当久了,其实是很沮丧的。胃癌、结直肠癌病人,治愈的和没治愈的大致相当,也就是说,手术做得再干净彻底,加上最好的化疗药物,还是有一半左右的病人活不过五年。这样的治疗效果,真的是很无奈。阿牛医生接诊的病人,从病人变成熟人,再变成朋友,最后却要无奈地看着很多病人朋友离去……心情时常沉重,治愈病人的成就感,远远不能填补内心的失落感。
只有一类病人令阿牛医生充满自豪和喜悦,那就是小儿腹外疝。自从开展小儿腹外疝腹腔镜微创治疗以来,亲手做了多台手术,治愈了多位患儿,治愈率%,并发症为零,复发率为零。愁眉苦脸的父母带着又哭又闹的娃儿入院,两天后,笑逐颜开的爸妈带着乖巧可爱的孩子出院。医生当到这个份上,满足了。与肿瘤病人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今天心情好,来科普一下小儿腹外疝吧。
小儿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小儿外科先天性疾病,基本上均为斜疝。是由于胚胎期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塞所致。男孩多见,小女孩也会有,只不过包块鼓起在会阴上方而已。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腔里,以后逐渐下降,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经腹股沟管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鞘状突,而睾丸则紧贴在鞘状突的后壁。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不久,除阴囊部分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外,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
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未闭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突闭锁也较迟,因此,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
腹腔脏器进入没有闭塞、并与腹腔相通的腹膜鞘状突就形成了疝。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
疝的主要表现:腹股沟区可还纳性包块。当哭闹或其他原因致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可明显增大。安静、平卧、睡眠后包块可缩小或完全消失。疝内容物多为肠管,用手轻轻向上推挤,可还纳腹腔,还纳过程中有时可闻及肠鸣音。
因此老百姓常把“疝”叫“疝气”、“大气包”。
正常小儿阴囊示意图小儿腹股沟疝最大的危害是疝内容物嵌顿,也就是说,肠子脱出来被卡住,送不回去了,导致肠梗阻、肠缺血坏死,后果就不摆了,你懂的。
还有一个远期危害是,小肠掉入阴囊,提升了阴囊的温度,不利于精子发育,导致不孕不育。据说雄性动物把这么珍贵的“圣蛋”活摇活甩地悬在体外,就是为了凉快的。
小儿疝阴囊示意图小儿腹外症怎么治疗呢?简单,行内环口结扎即可。不必像成人疝那样行花样繁多的修补。
传统的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是在腹股沟区通过皮肤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现在有新方法了。
近年腹腔镜微创手术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腹腔镜手术可直接经腹缝合内环口,毋须破坏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不破坏提睾肌,不游离精索。同时腹腔镜下内环口及内环口周围的血管、输精管清晰可见,可避免血管、神经损伤。而且能同时检查和发现另一侧是否存在隐性疝,若有则可同时处理了。具有常规手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腹腔镜下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已逐渐替代传统经皮肤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成为小儿腹股沟疝治疗的主流。
关于手术时机,阿牛医生是这样认为的:手术年龄以1岁左右为宜,凡反复脱出影响生长发育者应不受年龄限制。对手法复位失败或不宜行手法复位的嵌顿疝应急诊手术。近年来,小儿麻醉技术已大大提高,包括早产儿在内的腹股沟斜疝手术已非常安全,年龄不再是限制手术的主要因素。阿牛医生做的年龄最小的患儿,出生只有40天。
今天到病案室查了一下,全院近60%的小儿疝手术是阿牛医生实施的。第一例手术得追溯到年11月,阿牛医生去南充参加四川省微创外科年会,应邀做了一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现场手术演示。医院的王城医生在隔壁手术室,做“腹腔镜小儿腹外疝手术”。乘着病人麻醉,胃癌手术尚未开始,阿牛医生溜过去偷师学艺。手术很简单,看一眼就会了。回来后,就依法炮制,医院乃至第三军医大学第一例小儿腹外疝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小娃娃患儿大多跑到我这儿来了。
阿牛医生心太软,常求护士长,给张床位吧,再给张床位吧,把这个患儿收进来,把那个患儿收进来。平日里,每次只能收一个患儿,插在胃癌、结直肠癌手术前面做。今天好难得,一次收了七个患儿进来,明天包场一起做了,后天一起“轰”出院,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去,皆大欢喜。
今天我成娃娃头、孩子王了。樊医生,把孩子们都“赶”过来,与阿牛医生合张影。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