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哭闹是表达感觉和要求的一种方式,是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哭闹是正常的表现,那是孩子告诉你他需要你。宝宝啼哭时增加了肺容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同时有利于肠道运动和食物消化。如果宝宝少哭、不哭反而不正常。但有些哭闹属于生理现象,有些则是对不舒服和疼痛的表达,可能身体出现不适或疾病,属于病理现象。
生理性哭闹的特点为哭声响亮婉转,有悦耳的感觉,时间短、易安抚,常见原因有:
1、饥饿、口渴
由饥饿引起的哭闹比较常见,如母乳不足、喂养方法不当、每次奶量不够、奶粉冲得过稀或两次喂奶时间间隔太长。饥饿引起的哭闹比较定时,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接触到乳头或奶嘴后,很快停止。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若不及时补充水份可也可引起哭闹。
2、湿、冷、热、衣着不当
排尿或排便后未及时更换尿片,是引起哭闹的常见原因,更换完后哭闹即止。室内温度不恰当,或穿衣、盖被过多、过少,导致过冷、过热可使婴儿不适。新生儿包扎过紧或衣服太小限制活动或影响呼吸;贴身衣粗、毛衣毛线刺激皮肤而引起不适。夏天或宝宝排便次数较多的,应定时检查并及时更换,以免造成红屁股。室内温度冬季20~22℃,夏季26~28℃或更高,衣被以宝宝手脚温暖,而身体又不出汗为度。贴身衣服最好为柔软棉布。
3、情感需要
随着宝宝日龄增加,特别是两周以上的宝宝,睡醒后发现周围无人而感到寂寞,以哭的方式吸引亲人与他作陪。此时,抱起或逗引宝宝,哭闹很快停止。
病理性哭闹的特点为哭闹剧烈、时间长、不易安抚、哭声高尖、短促、微弱或沙哑,哭闹常与某些疾病症状或体征同时或先后出现。可能为某些疾病的早期信号。比较常见的原因有:
1、湿疹或夏天蚊虫叮咬后局部瘙痒
面部或躯体皮肤的湿疹,在热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痒而引起哭闹。夏季要做好防蚊虫叮咬工作,最好用蚊帐,少用或不用灭蚊剂。湿疹多为过敏引起,注意去除过敏因素,适当用些湿疹药膏。
2、感冒时鼻塞或呕吐物鼻腔堵塞
新生宝宝鼻腔小,血管丰富,如果再有鼻涕等,很容易鼻塞,而宝宝用鼻呼吸,有鼻塞时,只能用嘴巴呼吸,宝宝已不习惯,出现不安,吃奶时必需停止吸吮而用口呼吸,又因吃不到奶而哭闹,形成吃一会,哭一会,哭一会,吃一会的局面。应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或呕吐后残留物。如果堵塞物呈干块状,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滴鼻,使其软化后用小棉签,吸鼻器等取出。
3、口腔溃疡或鹅口疮
多数在喂奶或进食,尤其吃热的奶或喝热水时出现哭闹,常伴流口水。有些口腔溃疡是奶或水的温度不恰当造成的。鹅口疮为口腔霉菌感染,口腔黏膜可见白色凝乳状物,或称“雪口”,凝乳状物不易擦掉。如母乳喂养,要注意乳头和妈妈手卫生,如喂奶粉,注意奶瓶及其他奶具消毒。鹅口疮可用制霉菌素涂口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皮肤皱褶溃烂或尿布皮炎(红屁股)
夏天或衣被不当,出汗多,或宝宝肥胖时,腋下、颈部、腹股沟皱褶处皮肤易出现溃烂,当摩擦皮肤时出现哭闹。平时要保持腋下、颈部、腹股沟干燥,可适当用些爽身粉。出现红屁股时,抹点护臀霜并勤换尿布。
5、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过敏
人奶和奶粉中的糖主要为乳糖,部分宝宝因分解乳糖的酶缺乏或活性不足,导致乳糖不能消化,宝宝大便次数多,肚子咕咕响,每次放屁时带出少量大便,因腹部不适,常不安宁、哭闹。减少妈妈喂奶次数或用不含乳糖奶粉后好转。牛奶过敏引起哭闹,常伴有腹泻、湿疹,改吃母乳、水解奶或停用普通牛奶后缓解。
6、腹痛
引起腹痛的原因比较多。肠套叠多见于较大的宝宝,哭闹为阵发性,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呕吐、排出的大便像果酱样。急性阑尾炎时表现为持续性哭吵,可能有发热。嵌顿性腹股沟疝,因肠子嵌住剧痛而哭,常有呕吐,用手抚摸腹股沟部位有包块。以上3种外科情况,需到外科紧急处理。肠绞痛,以女宝宝多见,一天中可能剧烈哭闹3小时,一周可发作3次,多在傍晚和夜间出现。发作时腹胀,腿向腹部弯曲,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逐渐消失,减少喂养次数,不要一哭就喂,发作时可让宝宝俯卧或腹部放热水袋敷,有助缓解该症,肠绞痛预后良好。
7、其他疾病
泌尿道感染,脑膜炎、颅内出血等脑部疾病以及中耳炎等疾病均可引起哭闹。
总之,遇到婴儿哭闹首先从生理性原因方面考虑和处理,如不能缓解,需注意病理性哭闹可能,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
提供最丰富,最全面的育儿、亲子、早教、怀孕知识等资讯,伴您和小宝宝一起健康快乐成长!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复方斑蝥胶囊价格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