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综合医讯
1.相比过去几年高速增长的医药行业走势,近年来,行业呈现稳中放缓,且短期内这一态势不会马上改变。但相比其他行业,医药行业仍是朝阳产业,社会刚性需求犹存。(经济参考报)
2.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五部门联合提出“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国内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还要探索将国内期刊论文发表情况,作为项目结题验收和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健康报)
3.从市政府“创新发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高端新药研发的“发动机”: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最早获得一类新药证书,也是获得证书最多的省市。同时,上海正在探索提速新药审批的可能性。(新民晚报)
4.11月13日罗氏宣布将关闭美国、爱尔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四个小分子药物生产基地,裁员人。安置这些员工约需6亿美元,罗氏总共需要支出16亿美元。(美中药源)
5.中国竞有人联名投书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拿掉屠呦呦。(生物谷)
6.中国百余篇论文国外遭撤销,不少海归被曝当“枪手”。(新华网)
7.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全球知名咖啡连锁店星巴克Costa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铁的含糖量居然高达73.3克,而世卫组织建议成年男性每天摄入的糖不要超过35克,女性不要超过25克。(法制晚报)
8.无论是“一床难求”,还是“一号难求”,本质上都是好医生短缺。当名医不再“扎堆”时,病人自然会分流。(人民网)
9.近日,医院与张强医生集团举行联合发布会,宣布张强医生集团北京疝医院,同时引入国际领先的腹股沟疝个体化精准治疗新模式。(人民网)
10.华海、百洋、康芝、达因等8家药企药品试验数据涉假。(人民网)
11.既观光又就医,台湾医疗机构分享医疗旅游优质服务。(人民网)
12.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随着世界范围糖尿病的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儿童罹患此病的危险也越来越高。专家提醒,家长要留意孩子“三多一少”的症状。(人民网)
13.最新研究表明,事实上,健康的胖子比健康的瘦子更加长寿。(环球网)
14.最近美国的生化学家JasonGestwicki等人刊发于《Science》杂志的一篇文章名副其实地为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试验证明,一种包含天然类固醇的滴眼液能够消除小鼠白内障的部分蛋白质团块。(X-MOL)
15.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利用CRISPR/Cas9基因修饰工具让猪的体内产生人血白蛋白,这让利用大型动物生产生物医药产品或制造牲畜菌株成为可能。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12日在线出版的《科学报告》上。(科技日报)
16.部分健身房里的空气或比雾霾天的户外空气还差。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和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共同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常在健身房锻炼,很可能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新华每日电讯)
17.科学家指出,成千上万的人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感染一种新确定的性传播疾病。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名为生殖支原体的感染病通过性行为进行传播,且30多年前第一例患者才被确诊为生殖支原体感染。(环球网)
18.国家食药监总局:癌症等大病创新药注册将加快审批。(京华时报)
19.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在其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早期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