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免疫是很脆弱的,他们极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其实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原来宝宝也会得疝气。那么宝宝得疝气都有哪些症状呢?宝宝为什么会得疝气,爸爸妈妈该如何护理疝气宝宝呢?
什么是婴儿疝气
如果宝宝的阴囊变肿,下腹部痛感明显,并且疼痛蔓延至腰背、肋骨、肚脐甚至心口,此时抚摸宝宝还会发现宝宝手脚冰凉的话,就是婴儿疝气。而且上述症状出现的时间并没有规律可循。很多宝宝都会得疝气,尤其是是男宝宝。
我们通常把疝气叫做“小肠串气”,通俗讲就是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器官“不守规矩”发生了位移,如果恰巧“把关不严”的话,那些“出走”的组织就会在一个不属于它的地方逗留。疝气有很多种类,比如股疝、斜疝、脐疝等。
婴儿疝气的症状
1.对宝宝来说,疝气的发病时间并不确定,有的刚出生就会得疝气,有的则是几个月大时,还有的宝宝是在几岁时。
2.宝宝的腹股沟部位可以看到包块,比较大的突起可能还会蔓延到男宝宝的阴囊或女宝宝的阴唇附近。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宝宝大声哭喊、用力奔跑活动或者用力排便的时候。不过如果让宝宝躺下或者用手按一下的话,肿块就没有了。
3.如果肿物不消失聚积在体内的话,宝宝会很难受,比如出现肚子痛、呕吐、发烧、食欲不振、哭闹等情况。
4.刚发现疝气时,突起物在宝宝平躺的时候就观察不到了;但是宝宝的腹压是上升的,这样压力就会把包块“推”到下体的阴囊里,这种情况要让宝宝静躺,并借助其他辅助手段降低宝宝的腹压,同时把已经到达阴囊的肿块反方向往腹部轻推。如果方法奏效的话,包块“原路返回”并逐渐无影无踪的话,说明这是“可复性疝气”。
5.并不是所有的包块都能够在按压的作用下回到腹部,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宝宝肚子痛的症状会更严重,而且很烦躁不停地哭闹。稍过一会就会发生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费力、呕吐等,此时观察宝宝的腹股沟或者阴囊的话,有明显很硬的椭圆状包块存在,触碰时宝宝会觉得很痛。包块长时间卡在腹股沟或者阴囊会使宝宝表层皮肤发红肿起,时间进一步延长的话,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管缺血坏死。
疝气的原因
疝气的形成和患儿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疝气病是由于小孩发育不健全,经常啼哭,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也就是说导致疝气的根本原因就是气血不畅。
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1—2岁才发生。男宝宝是女宝宝的10倍,这是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早产儿发生率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疝气怎么治疗
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1、药物疗法
能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从而使疝气减轻;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脱出,更无法根治疝气。常用中成药有疝气内消丸、桔核丸、补中益气丸等;或用肉桂研末醋调,纱布包敷脐部等。
疝气带疗法:能迅速阻止疝的凸出,从而能有效阻止疝气发展、缓解疝气导致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缺点是使用不便和无法根治疝气。
2、及时治疗
小儿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当孩子哭闹、奔跑等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就会在阴囊/阴唇上方看到包块,安静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发病很长时间家长还不知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的遗憾。小儿疝气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下坠接近阴囊/阴唇,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一旦发生嵌顿,孩子往往会承受不少痛苦。
3、根治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和疝医用胶注射吻合术四类
疝修补术:通过剥离部分腹外斜肌用以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代替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修完成疝修补术或疝补片修补术。
疝医用胶注射吻合术:将一种与人体组织相似而且完全兼容的吻合剂直接注射到疝管内闭合疝管和疝环口,取得了与剥离部分腹外斜肌修补疝环口或用补片材料修补疝环口完全一样的效果。
婴儿疝气如何护理
1.要尽量让宝宝情绪稳定,有个好心情;不要让宝宝接触灰尘或其他能引起咳嗽喷嚏的物品。
2.让宝宝多休息,如果躺卧或者坐下时要轻推肿物和腹部,避免挤压。
3.拒绝剧烈运动,像快速奔跑、久站、久蹲等活动尽量不要让宝宝参与,以卧床为主。
4.因为宝宝疝气与气血不畅有关,所以可以有选择性地让宝宝吃一些营养的补气食物,肉鱼蛋奶,豆类都是可以的,还要注意预防便秘,用力排便会使疝气发生更远的移位。
5.宝宝患疝气以后往往体质下降,所以适度的锻炼能够帮助宝宝恢复体力。
疝气预防
预防小儿疝气的基本准则是防止儿童腹压增高。
1、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他哭闹,而是让宝宝笑口常开。
2、在饮食上要注意适量、适用,防止宝宝便秘。
3、注意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变化,给宝宝加衣服,减衣服要及时适度,避免感冒着凉。
4、孩子得了疝气之后,如果还不到6个月,可以暂时在家观察,不用做手术,但是如果情况有加重或是孩子已经半岁多了,医院采取治疗。
5、在治疗之后,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复发,在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注意,根据医生的嘱咐做好防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