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践行杏林无影医院胆胰

彼时准备过关考的日子里,上海的七月初竟如仲秋般微寒。而今每天清晨按时赶到仁济,不是热浪滚滚就是大雨倾盆,实在是天壤之别呀!

不过,手握医学院团委“践行杏林”这样不可多得的机会,还能有什么怨言呢?8月6日是我在胆胰外科的第三个周四了,正在逐渐适应外科医生的生活,比如“午饭”吃得特别晚。

▲傍晚时分,刚下手术吃“午饭”的外科医生

八点,王坚主任已经坐在示教室里,科室医生和实习医生们步履匆匆陆续赶来,一起听值班医生交班。监护室还有需要密切注意的病人,前几天的大手术病人的情况等待好转,床位还是很快地周转着,日间手术量让王教授皱着眉头。我和往常一样期待着高难度手术,用电子病历查看当日手术病人的病程录,硬着头皮看看CT和MRI等影像资料,这些都是和科室里的医生熟络之后学起来的。这么忙碌的一个科室,是不能等别人来教的。

“今日手术信息查询”里,王坚主任今天只有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过我到了手术室才发现临时加了一台腹股沟疝修补术,已经开始上全麻。王辉主治看手术室人不多,破天荒地同意我也上台。胆胰外科的手术从大到小我几乎都观摩过,但亲自上台还真的是头一次,我相信所有学医之人都体会过这种难以自持的兴奋。

在最近京沪17名医生录制的《尊医宣言》里,瑞金普外科郑明华教授说是《无影灯下颂银针》这部电影让他对医学有了兴趣。天天看着胆胰外科的老师们开刀,我似乎能体会这七个字的分量。

▲无影灯下颂银针

不久,王坚主任也到手术室了,看见我正在术前准备并没有意外,倒是格外认真地询问王辉老师“顾豪可是第一次上台,你洗手、穿衣、无菌观念这些基础都亲自教过了没有”、“他是大学生,懂的少,我们可不能让他犯错”。其实,这些基础无菌技能我在给狗狗开刀和上选修课的时候早就熟练掌握了。可是在王坚老师的火眼金睛之下,果然我还是被发现了违反无菌的破绽,被勒令下台重新洗手穿衣。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普外科的基本术式,与王主任天天开的胆道和胰腺恶性肿瘤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不过王主任还是决定亲自上台主刀,对于我一个外科菜鸟,第一次上台的经历显得格外珍贵。

平时,王坚主任和一助陈炜副主任的默契使他们开刀时更多地讨论科室发展、国自然、申康的指标之类。而今日这台小小的疝气,除了在场的我和另一位台下观摩的4+4实习生,对其他人就像复习汉语拼音一样。尽管如此,王主任仍然亲自上台、精细地讲解了手术过程:

“分离出腹壁浅静脉一定要结扎,这样切口血肿的发生率就小很多。

“腹股沟管的局部解剖一定要非常熟悉才能开疝气,从Camper筋膜、Scarpa筋膜到腹外斜肌腱膜、腹横筋膜逐层分离。

“用吊带提起精索,小心髂腹股沟神经,寻找内环和海氏三角处的外环。

“寻找疝囊,根据腹壁下动脉判断是斜疝还是直疝。

“补片要放在腹膜前间隙,加固腹股沟管后壁,第一针定位要缝在耻骨结节的骨膜上,这样补片才固定得平整,如果补片放不好,容易术后感染。”

局部解剖我自认为学得很投入,尸体和图谱我都多次仔细研读,然而当真正的术野暴露在面前时,如果没有老师指导,我仿佛就是盲人摸象、一知半解。一助、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对我也有多有提点,如果以后有幸能成为外科医生,这台疝气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开端。

我看过心脏般大小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看过把左肾挤到中间、切下来装满脸盆的后腹膜“巨无霸”肿瘤;看过胆道镜下取出的精美的卵圆形结石;看过神乎其技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行脾切除术——这些手术从操作难度上、可见几率上都远远超过疝修补术。不过,王主任仔细讲解过的那台疝修补术——比起那些罕见的高难度大型手术——真正令我成长百倍。

▲一例巨大后腹膜肿瘤,切下来几乎塞满了盆子

当你在手术台上时,即便只是一个拿着吸引器和拉钩的二助,你也是关系到病人医疗质量的一部分。这种感受促使我将紧盯着手术的眼界放宽到了整个病人的治疗过程。手术固然重要,而术前术后诊断、影像资料分析、术式路径选择、病房管理,哪个不重要呢?

▲外科顶级装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以前我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fggnzl/624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