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颗糖,
这颗糖很甜蜜,
就像你遇到困难时,老师同学的一次帮助。
生活中有一颗糖,
这颗糖很温馨,
就像在你生病后,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
生活中的这颗糖,
包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但回味再三,充盈的是爱。
——写给欢欢(化名)的小诗
欢欢的名字有着“美好的芙蓉花”的寓意。这样一个名字,本应属于外貌姣好的女孩。但是,因为患有一种名为“粘多糖贮积症”的罕见病,欢欢几乎成了陌生人眼中的异类:眼睛突出、毛发浓密、关节僵硬、身材矮小……年12月,长沙岳麓区某安置小区,欢欢按照妈妈的要求练习跳绳,以期延缓身体的衰退。穿不稳的小棉鞋,预示危险即至
年初夏,欢欢诞生在长沙岳麓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外公为她取了这个名字,寓意是“高尚、美丽”。在家人眼里,这是个笑起来比芙蓉花更美的女孩,眼睛又大又明亮,性格也安静乖巧。欢欢9个月大时,父母带着她出门晒太阳,小脚丫上的棉布鞋穿不稳,总是掉落在地。“当时真的没有想到,那已经是一种警告,我们的快乐生活要结束了……”欢欢爸爸回忆,他弯腰捡了好多次鞋,随口还念叨“为什么老掉”。妈妈则开玩笑说,那是因为脚太胖了。可没过多久,欢欢在妇幼保健院检查发育情况,被发现肋骨外翻和手指无法伸直。医生建议多补钙、多按摩。这让父母心里存了个疙瘩,但每次检查时询问医生,没有人答得上来。一晃眼时间来到孩子3岁,她已经明显比同龄人矮,眼球变得浑浊、凸起,毛发也显得异常发达。父母意识到出了问题,医院都查不出来。直到有一次欢欢感冒,遇到一位老医生检查许久,才建议看内分泌科。检查结果:疑似粘多糖贮积症。看着这个陌生的诊断,欢欢的父母并不晓得这意味着什么。可是当听到医生说:我们会尽量帮助你们时,一丝惊慌划过爸爸的心头,为什么医生会这么说,这是怎样的一个病?而这一丝惊慌,却在欢欢父母带着不安查询了百度信息后,成为了惊愕,也成为了一家人某种意义上漫长等待的开端。欢欢爸爸永远记得医生的话:“你们没有发现,孩子跟你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吗?”这种病会严重影响人的外貌,就像古建筑屋脊上的神兽,高额头、凸眼睛、塌鼻子、宽嘴巴……平均只有十多岁的寿命,更可怕的是,这种病在国内无药可治。这一年,是年。年12月,长沙岳麓区某安置小区,欢欢打开尘封许久的电子琴。世界末日的选择题
欢欢爸爸说:“玛雅人曾预言,年是世界末日。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是的,末日真的来了。”当年7月,一家人赶到全国为数不多能确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多少次希望这“疑似”能被证明真的只是近似,可侥幸并没有发生,欢欢确实患上了粘多糖贮积症I型。专家介绍,世界上只有三种治疗方案:酶替代药物、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眼下国内能够选择的只有干细胞移植。通过网络,欢欢的父母进一步了解这种疾病,并且第一次知道“罕见病”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极为罕见的疾病,10万人中或许只有1人发病,大部分医生都闻所未闻。一家人又赶到了上海血液中心,试图进行干细胞移植。“当时专家告诉我们,移植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方案,通常移植的病人已经危殆,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选择,治疗时间长、风险大、费用高……成功率也难以确保。”欢欢爸爸说:“这么小、这么可爱的孩子,我们真的舍不得去赌一把。”看着欢欢当时病情尚不严重,想着万一进去了再也出不来呢,欢欢的父母还是怅然放弃了。移植行不通,欢欢的父母开始盘算着移民,因为国外有酶替代的药,能救欢欢。可是和家人都认真商量过后,移民并不现实。让孩子好起来,看似有三个选择,最终其实是一道单选题:等待。等待孩子长大,等待哪天国外的药进入国内,在这谁也不知道何时到来的日子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陪伴欢欢。“是不是我努力多吃饭,病就会好?”
在病魔折磨下,孩子的身体和面容一天天被摧残。从幼儿园回到家,她总是追问妈妈:为什么我比小朋友们矮?为什么我上楼梯老摔跤?是不是我努力多吃饭,就会好?听到这样的发问,妈妈心如刀绞般,但还是不忍心说这是生病了,以后情况会越来越差……有一次,欢欢在幼儿园尿湿了。她腿部关节变形,下蹲困难,手也没力气,不能及时脱下裤子。妈妈知道,这不是她的错。但孩子还是很害怕,一直忍到回家被发现才肯说。愧疚、煎熬、绝望,妈妈一度想过“不连累老公,抱着孩子一起死”,也不敢出门,怕熟人问起心里更难受。欢欢爸爸知道妻子的想法。很多类似的家庭没有逃开解散的结局。但他们最终坚定地选择了一家人一起等待。欢欢6岁的一天,父母带着她到湘江边放孔明灯。她许下了两个心愿: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希望妈妈生个妹妹。不久后,欢欢第二个愿望成真了,妹妹健康诞生。多了件“小棉袄”,和姐姐欢欢安静温和的个性不同,妹妹喜喜活泼好动,为这个家庭平添了一些安慰。年12月,长沙岳麓区某安置小区,欢欢辍学在家,偶尔会拿起画笔。为了不掉队,他们付出了艰辛努力
随后,欢欢迎来了小学生活。入学前,妈妈特地准备了一封信,介绍孩子的特殊情况,分别交给校长和班主任。在信里,有一句欢欢自己要求加上的话:“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跟我做好朋友”。好多同学都对她好奇,围在教室门口张望打听。欢欢哭得很委屈:“他们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真的很讨厌。”妈妈则开导她:“看就看吧,你要大声告诉他们,这是一种罕见病。除了得这个病,你跟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幸运的是,欢欢遇到了善良的老师和同学。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有人牵着她上厕所,陪着她玩耍,到家里来为她庆贺生日。她没有缺席过一次春游、秋游,爸爸把她驮在肩上,队伍走到哪,她的笑声也跟到哪。为了这与正常孩子平行的生活,一边是父母在前方为欢欢引路,一边是欢欢在背后付出外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肺炎、腹股沟斜疝、每个月感冒……因为黏多糖这个病,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病痛,走不了多远路就累,浑身都疼。她的眼睛越来越浑浊,学习时要把台灯紧贴着书面,再把头紧贴着桌子。尽管老师减轻了作业,但好胜的她从不搞特殊化,坚持写到凌晨也不放弃。眼下,欢欢已经小学毕业。因为身体无法承受中学繁重的课业,她只能辍学休养。居住的安置小区没有电梯,她上下楼的步履日益艰难。安静坐在家中一角,打开手机软件听玄幻小说,或者逗弄一下宠物小仓鼠,成了她日以继夜的爱好。年12月,长沙岳麓区某安置小区,欢欢喜喜合养了一只胖仓鼠,她们喜欢看仓鼠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当希望叩响了大门
欢欢刚被确诊时,香港和台湾的黏多糖患者组织的会长告诉欢欢爸爸,患者家庭要抱团取暖,相互支持,一起等药物进入大陆。那年开始,欢欢爸爸便一直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