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13个小时手术,30张图记录29岁的阿福

福(化名)今年29岁,5年前查出患有嗜酸性肉芽肿,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放疗。不曾想去年7月他的头部再次出现肿物,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竟然是颅骨骨肉瘤。刚刚遭受一次手术之苦,可病魔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年3月,阿福骨肉瘤复发,经多方打探,慕医院寻该院副院长、全国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李安民教授就诊。

骨肉瘤需要彻底切除,包括已被肿瘤侵蚀的头皮。可空出来的地方怎么办?李安民副院长邀请头颈外科主任钱永会诊,一起为他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先切除脑瘤,再将手臂皮瓣移植头部,腹部皮瓣移植手臂。

6月28日,阿福被推进手术室,开始了13个小时的漫长手术,小编将带你全面了解手术全过程……

术前查房

6月28日08:10,李安民副院长一大早来到阿福病房,和团队医生进一步讨论手术方案,明确头部手术位置,和手臂部、腰腹部皮瓣移植区域。患者头部已用记号笔画出详细手术区域,手臂处皮瓣移植范围也被圈出,并标识出桡动脉、头静脉位置。

手术室护士接阿福

08:45,手术室护士邢孔婷到病房接阿福。她首先核对患者信息,逐一问询病人姓名、年龄、手术部位、进食情况等,阿福配合着一一回答。

一切无误后阿福躺进转运车,神经外科护士长黄桂芳与手术室护士签字交接。

“没事的,睡一觉就回来了。”护士长黄桂芳握着阿福的手安抚道。这些早已与阿福熟识的神经外科护士们,临行前纷纷为阿福加油打气。

手术室里的忙碌

而此时的手术室内,手术室护士、麻醉科医生各司其职,忙而有序地为阿福做术前准备。

护士廖家盛,邢孔婷、宋爽一大早就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无菌包很重,手术室的女护士虽然瘦弱,但巾帼不让须眉。

麻醉医师吴育男正在准备麻醉用具和药品,查验输液管是否畅通。吴医生告诉笔者,从27号开始,麻醉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麻醉医生在手术前一天就要与患者会谈,直观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判断是否符合麻醉及手术条件,提前制定麻醉计划。

阿福进入手术室

09:00,阿福准时被推进手术室

01

手术室护士忙些啥?

进入手术室后,护士们为阿福下尿管、双脚静脉输液等。由于阿福血管条件不佳,加上情绪紧张、术前禁食等客观原因,造成输液扎针困难。护士邢孔婷耐心寻找血管位置,终于为阿福成功输液。她告诉笔者:“之所以双脚都输液,是因为手术涉及切除肿瘤和皮瓣移植,手术时间较长,这种操作一是便于补液,二是能及时应对术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护士廖家盛、邢孔婷对手术物品进行清点核对。

由于手术时间长,患者要始终保持一种体位,手术室护士们为阿福贴上防压疮贴,避免因体位原因造成皮肤压红、破损等。

手术室护士是外科医生的“黄金搭档”、“知心爱人”,护士们协助外科医生全程参与手术。术中的他们透过手术医生的一个眼神、寥寥数语就能准确领会其中含义,进行密切配合。

02

麻醉科医生忙些啥?

麻醉科谭志明主任亲自把控麻醉流程和药品计量,并为阿福实施麻醉诱导,确保5分钟内患者从清醒状态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科医生吴育男为阿福上心电监测,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血压。很快,阿福就进入了全麻状态。谭主任、吴医生共同为阿福插气管、上呼吸机。

阿福顺利进入麻醉状态,并不意味着麻醉医生工作的结束,恰恰相反,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麻醉医生要寸步不离地守在手术室,实时监护阿福在手术全程及术后观察时段的生命体征状况,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固定体位——

既要阿福舒服,又要方便手术

01

09:30,阿福术前准备就绪,由于患者已进入全麻状态,医生护士齐心协力将他从病床上抬上手术床。

02

在手术正式开始前,为患者摆出合适的手术体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阿福头部、手臂、腰腹部都要手术,既要让患者舒服地度过这十几个小时的手术过程,又能方便医生手术操作,这也极大考验着现场医护人员的脑力与体力。经过40分钟的不断调整,阿福的手术体位被顺利固定。

术前,李安民副院长和钱永主任商讨皮瓣移植位置和范围。因为阿福曾经接受放疗,导致头皮血运差,伤口的愈合度会相对降低。但是两位专家表示有足够的信心顺利合作完成这台手术。

隔离出手术区、术前消毒

手术正式开始前,医护人员紧密配合拉单隔离出手术区,防止周边仪器干扰。

李安民副院长、康国创医生为阿福手术部位进行碘伏、酒精双重消毒。不仅对头部、手臂、腰腹部进行大面积消毒,连固定头部的器械、包括患者的手掌、手指、指缝都没有放过。

手术正式开始

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11:08,随着无影灯的点亮,手术正式开始。首先由李安民副院长团队为阿福进行脑部肿瘤切除。因为牵涉到后期皮瓣移植,手术范围精确度很高,在李安民副院长的密切指导下,康国创医生小心翼翼地分离头皮组织……

肿瘤切除

肿瘤侵犯到头皮,硬脑膜、头骨及脑组织,被肿瘤侵犯的头骨在咬骨钳的帮助下被一点点清除,为了进一步清扫肿瘤细胞,进一步扩大骨缘防止肿瘤转移。

12:23,脑组织中被顺利剥离出蚕豆大小的肿瘤。

与阿福家属会谈

家属会谈

13:00,肿瘤切除手术阶段性完成,李安民副院长拿着被切除的肿瘤和头骨与手术室外阿福的家属们会谈。

看到切下的肿瘤,阿福的家人们很感慨:“没想到半个月,肿瘤就长这么快,还好听取了建议尽快做了手术。医院,找到李教授手术我们很放心。”

硬脑膜修补、钛网固定

13:15,李安民副院长团队进入到另一个手术关键期,肿瘤切除后需要修补缺损硬脑膜,及固定安装钛网替代缺损的头骨。在人工硬脑膜修补阶段,李安民副院长亲自为阿福缝合,之后比照缺损头骨亲自修剪钛网形状。

14:30,两片金黄色钛网用钉子被顺利固定在阿福的头骨上。

皮瓣移植正式开始

两组手术同时进行

13:23,在肿瘤切除即将结束之时,钱主任团队准时就位。

根据术后头皮实际缺损,钱主任开始在阿福手臂处用量尺精确选取10*10厘米大小的皮瓣,标注皮瓣切取范围。

经过层层精细剥离,钱永主任成功备好手臂部带蒂皮瓣用于头皮修补,而手臂处缺损皮瓣将取阿福腹部中厚皮片修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一次到位,直接用腹部中厚皮片直接修补缺损头皮呢?钱永主任为您揭秘:原来,腹部皮片没有足够粗的血管与头颈部血管吻合,取太厚无法存活,太薄又无法修复颅顶缺损。而手臂处皮瓣恰好符合头皮移植条件,只能选择“曲线救国”。

提取皮瓣的工作耗时较长,要细致剥离脂肪、筋膜、结扎血管等,不仅需要细致更需要耐心。

两组手术同步进行。

血管吻合

关键

环节

?17:20,到了皮瓣移植最关键环节——血管吻合。钱永主任和邓达医生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将阿福手臂处桡动脉、头静脉分别与头颈部甲状腺上动脉、颈外静脉成功吻合。血管吻合后,看着苍白的皮肤逐渐由苍白变红润,转移皮瓣血供良好,钱主任团队长舒一口气,皮瓣移植取得圆满成功。

?21:00,经过最后的皮瓣缝合,手术顺利结束。术后,麻醉医生通过麻醉复苏顺利唤醒阿福,阿福醒来意识清醒。

术后阿福状态良好

21:30,术后的阿福经过短暂观察,顺利离开手术室见到了手术室外等待一天的亲人。阿福回到神经外科后被安置在护士站处的观察室,便于医护人员密切监护。神经外科李军旗医生为阿福的手臂小心换药。经历了一场历时13个小时手术,阿福没有了术前的重重焦虑,他与亲人们满怀希望,迎接新生。

小编后记

小编作为活跃在医疗战线上的宣传先锋,首次深入自带神秘色彩的手术室腹地,见证了一场历时13个小时的多科室联合开展的大型脑外科手术。因为是首次,酸爽的感觉一直都在。但不可否认,的确长见识。

从朝阳初升的清晨到繁星点点的夜晚,13个小时的手术,不仅考验着医生的胆略和技术,又考验着每一个医护人员的体力和耐心。听着监护仪发出的滴滴声,目睹了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不为人知的辛苦劳累,目睹了外科医生精益求精的“温柔一刀”。置身手术室的阿福是无助脆弱的,而我们16位医护人员,却用责任、坚守和精湛的技术为他撑起一片天空,在这片远离世俗纷争的净土,为他年轻的生命续航。

科普

时间

到底啥是骨肉瘤呢?

骨肉瘤是骨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是从间质细胞系发展而来,肿瘤迅速生长是由于肿瘤经软骨阶段直接或间接形成肿瘤骨样组织和骨组织,是较常见的发生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

典型的骨肉瘤源于骨内,另一与此完全不同类型的是与骨皮质并列的骨肉瘤,源于骨外膜和附近的结缔组织。后者较少见,预后稍好。此案例中原发于颅骨的骨肉瘤属于少见病例。

骨肉瘤对放疗化疗皆不敏感,手术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fggnzl/893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