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就是腹股沟区域突出的可以还纳的包块,是常见病,人群发病率约为5%甚至更高,婴幼儿和老年人多发,婴幼儿多发是因为腹壁发育尚不健全,老年人则多因为退行性变,腹壁强度下降,以及可能合并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如前列腺增生、便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在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行疝修补手术,以此推算,我国每年约有~万人需要接受疝修补手术。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对疝有足够的重视,许多人对疝的治疗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
误区一:小肠气是小病,早治晚治甚至不治都没关系
如果把腹壁看作水桶,腹腔内容物包括肠管及其它腹内脏器看作水桶里面的水,疝的发生就相当于是水桶破了,里面的水经破洞漏出,这个破洞只能经物理的办法修补,即外科手术。吃药不可能好,置之不理更不可能好。
外科医生的建议是尽早治疗。为什么呢?
第一,疝只会越来越大,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或缩小。大的结果不仅影响生活,也影响治疗。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补只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大越难补。
第二,疝不及时治疗,还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大便等用力原因,使过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引起剧烈疼痛,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所以说,小肠气绝对不能说是小病,它是放在患者身上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
图一
误区二:不开刀能治好小肠气
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介绍不开刀治疗疝的小广告,比如疝托、脐贴、中药、打针等等。这些方法真的能治好小肠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说不开刀能治好是利用了人们害怕开刀的心理。
疝托、疝带是把一个硬物堵在疝的出口上,并不能真正地补洞,临床上只是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一个补充治疗,戴过疝带的病人都知道那东西压在身上不舒服,而且时间长了局部组织受压变薄,最终疝还是会从旁边出来。还有个别患者因为佩戴不合理导致疝托直接压在肠管上造成肠管粘连,给手术添了不少麻烦。
脐贴、中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疝的发展,但也不能从根本上堵住缺损。最可怕的还是打针注射硬化剂,堵不住洞不说,还有很大的危害,硬化剂打在肠管上会导致肠坏死穿孔、打坏了精索会引起睾丸萎缩影响生育,全国每年都有由于硬化剂治疗而造成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因此,疝托、脐贴、中药、打针等治疝气只能说是旁门左道,达不到治疗效果不说,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手术治疗才是正规手段。
图二
图三
误区三:老年患者不适合手术
老年人是疝的高发人群,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年纪越大手术风险越大,就越害怕做手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多数疝的手术,尤其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疝手术,在外科范畴是一个小手术,只要没有严重的全身疾病,绝大多数是能够耐受手术的。临床上也有不少九旬高龄的患者做过手术之后恢复良好的案例。
因此对于老年人关键是要做好术前评估和手术前后的处理。现在大家寿命长了,也希望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身上留着疝气回避手术绝对是影响生活品质的。
另外,有的人因为疝气发生在生殖器附近,害羞,不愿意告诉旁人,医院看病,自己默默忍受。当疝气巨大或发生嵌顿时,才去看病,不但受罪,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也显著增加。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KK网,图一来自网络,图二、图三来自“中国南方疝论坛”。
潮汕医疗资讯——致力于本地的公众平台,专注于潮汕地区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医学正能量,拒绝伪养生忽悠!——欢迎!
长按,快速!
咨询请添加陈少逸副主任医师-chenshaoyi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广西白癜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