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IAAD)临床较少见,目前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等尚未达成共识。IAAD的原发破口位于腹主动脉,可称为原发性腹主动脉夹层,夹层可顺向撕裂至髂动脉或逆向撕裂至胸主动脉。年10月10~12日,在上海举办的第23届腔内血管学大会(ENDOVASCOLOGY)暨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上,来自大连医院血管外科的亓明副教授就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的处理作了精彩的演讲。
既往荟萃分析年发布的一篇荟萃分析[1]共纳入17篇文献的9,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包括了例IAAD患者:其常见症状是腹痛(50.8%)、其次为背痛(30.5%)和胸痛(21.7%),高达41.0%的IAAD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71.0%的患者在体检中呈阴性。
IAAD最常见的三个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
IAAD多局限于肾动脉下段的主动脉(81.7%),平均主动脉直径为4cm。
开放手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早期和晚期死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大连医院单中心数据
大连医院血管外科在年7月~年7月间收治的18例IAAD患者中包括了16名男性和2名女性,年龄范围为36~78岁,90%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腔内修复手术的指征包括腹部、背部疼痛等症状、随访中动脉逐渐扩张、瘤样扩张、因局限性夹层导致的真腔狭窄。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IAAD的专门器具,在本组病例的腔内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情况、破口的特点,利用现有的器具进行的。
病例分享病例1使用短cuff治疗的局限性夹层病例,术后出现轻微内漏,使用球囊贴附之后情况好转,目前随访2年,主动脉形态良好,无内漏。
病例2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的IAAD病例,术后出现Ib型内漏;随后在内漏处倒装髂支支架,术后主动脉形态良好,无内漏。
病例3采用对吻支架技术治疗的IAAD病例,术后主动脉形态良好,无内漏。
总结
IAAD发病率较低,有关的报道也多为个例或小宗病例的分析。腔内治疗隔绝夹层破口并闭合假腔,可作为IAAD的可选治疗方案,但需要注意病因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1]WuJ,ZafarM,QiuJ,etal.JVascSurg.;70(6):-;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