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徐珊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
最容易发生隐睾
“在人类胚胎时期,睾丸最早出现于腹腔,随着身体的发育,睾丸在雄性激素的刺激下,会逐步向阴囊移动。如果一侧或双侧睾丸最终没能下降至阴囊,而是停滞在身体内部,就称之为隐睾,它是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畸形。”徐珊提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足月出生的男宝宝里,隐睾的发病率约为1%至4.6%,在早产儿或出生低体重儿里的发生率则高达60%至70%。隐睾症是胎儿未发育成熟的一个标志。过去在我医院,这种先天性疾病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漏诊、误诊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今医学普及,儿童体检覆盖率高,检出率也在提升。徐珊表示男婴1周岁尤其6月龄内是一个“小青春期”,激素水平显著增高,可以促进睾丸下降,一半以上隐睾的孩子可以自愈。但仍有一部分孩子的睾丸不能自行下降,多数合并腹股沟斜疝的发生风险,需要及早治疗。“最近,我接诊了一个还没满月的男婴,出生时,医生就发现孩子存在一侧隐睾,但家长并没有当回事,也没有仔细观察。”前几天晚上,孩子突然哭闹不止,父母医院看病,这才发现孩子的部分小肠已经嵌顿在腹股沟。由于孩子发病已有十小时,小肠和睾丸已坏死,徐珊无奈为孩子做了切除手术。每年,徐珊团队都要碰到十多例这样的患儿家庭,遇到以泪洗面的父母,他特别痛心。“如果家长换尿不湿的时候仔细看一下,就能发现孩子的腹股沟有鼓包。有隐睾症的孩子出现不正常哭闹时应该立即入院检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避免睾丸及肠管坏死。”出生6到12个月
是手术治疗黄金期
“隐睾手术的黄金时间为出生6至12个月之间,最迟不超过18个月。”为什么一定要做手术?徐珊说,隐睾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来发生睾丸扭转、坏死的几率会增高,会增高,还会增加睾丸癌的发生率。有研究表明,隐睾症患儿今后发生睾丸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到14倍,临床上,不少睾丸癌患者都是隐睾症患者。及时手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睾丸癌的发生率。半年前,浙大有一位老教授,在孙子出生当天发现隐睾后,就找到徐珊主任,坚决要求立即为孩子治疗,最后听了劝,待孩子满6个月大时才来做了手术。“当时我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老教授这么着急。一问才知道,他的亲弟弟就是一位隐睾症患者,由于当年没有及早诊治,直到13岁睾丸才自然下降,21岁时就因为睾丸癌早逝了。”隐睾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惨痛教训,老教授才会对孙子的病这么重视。这几年,到美中宜和找徐珊团队看病的隐睾症患者越来越多,今年前四个月就有近20例。但徐珊发现,很多家长还抱着老观念,认为手术创伤大,不愿意孩子吃苦,宁愿保守观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黄金期。“殊不知,隐睾一拖再拖,即便手术,今后的生育功能也会大打折扣,癌变的几率也会提升。”医院供图
做完隐睾手术
也要终身定期随访
“过去,不管是单侧还是双侧隐睾,临床认为只需要随诊5年,持续至孩子生长发育正常即可。但根据年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最新出台的隐睾诊疗专家指南,患儿即便早期经过手术治疗,今后也要终身随访,因为这类患者的睾丸癌变比例仍高于常人。”徐珊说道。还有一些在6个月内睾丸自然下降的隐睾男宝宝,也要每年随诊,直到睾丸再也不回缩。“我们发现,有的孩子会出现继发性隐睾,暂时下降的睾丸还会回升至腹腔。”徐珊提到了一位6岁才来就医的小患儿,“孩子的妈妈还是一位儿科医生,6个月时发现孩子睾丸自然下降了,就没有再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