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特别为心合的伽人推出的一个分享系列,参与的都是与心合瑜伽息息相关的人,有授课老师、学员、班主任、工作人员,当然还有我们心合学院公号的粉丝。我们将给大家呈现最真实的心合伽人们,一起分享瑜伽路上的精彩点滴。
以下是正文亲爱的伽人们:大家好!我是一级提升教练班的学员,邓娟娟,应心合老师的邀请,很开心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在学习教练一级提升课程之前,虽然一直坚持代课,但是对于瑜伽体式并不是非常的了解和熟知,只是将之前在教培中学到的体式搬到课堂中而已,也不清楚这个体式如何去讲,让会员能够更好的做到位,更不清晰体式的发力点在哪,为什么要这么发力,还有如何规避会员经常性出现的问题等等,当学了一级提升课程知道了这些都是要去精进的,我也希望我能把学到的东西能分享给更多的瑜伽教练。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纯干货的分享,给大家分享一个上课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体式,斜板式,我会说到以前我说的口令,也会说到学了一级课程之后学到的口令,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相信今天的分享会让大家有所收获,在我给大家分享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自己跟着练一下,用身体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我先来讲一下以前我说斜板式的口令,从前屈进入:“双手放在双脚两侧,呼气,撤双脚向后一条腿的距离,重心向前来到斜板。吸气,延展脊柱向前,五指大大的张开,虎口位置向下压实垫子,肘眼相对,不要超伸,胸骨上提,不要低头,肩胛骨拉向坐骨的方向,微屈髋,腹股沟柔然收向臀部,臀部不要掉下去......”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觉,或者有没有人和我的口令是类似的,其实在说的时候我就发现,我的口令还没有说完,大部分的会员就已经双膝落地,趴在垫子上,大口喘着气、甩着手腕,同时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似乎对我说,“老师,这个动作我实在坚持不了哎,手腕太疼了”或许还有一小部分够坚持的会员,也是肩胛骨的位置耸了起来、臀部位置落下去了,我看到之后一边大声的引导,“不要塌腰,腹部内收”,一边以最快的速度来辅助她,帮她将髋部抬起来,但是在我走开的一瞬间,这些会员也已最快的速度,双膝落地,喘着气、揉着手腕,可以说我的辅助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如果你现在正在听我讲,一定会笑出声来,又或许你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不瞒你们说,这种情景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出现,有许多会员下课后会对我说:“老师,瑜伽太累了,我不适合练瑜伽,我还是去跳广场舞吧;老师,斜板式我练完后,手腕,手臂疼了好久,瑜伽不是应该很轻松吗?”面对会员种种质疑,我也很懵,真的不知道我到底讲的哪有问题呀,明明所有的要点都讲到了,会员怎么就做不到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这样的感觉让我很难受,也不到到从何改善,而且在之后的课堂中让我很害怕再有这种情况发生,所以为了避免我当时能做的就是不再安排练习斜板式,可以说“斜板式”从此便成了疼在会员身上,压在我的心上的一个“高难度”体式。直到跟随潇苒老师学习教练一级提升课程,转机来了,当讲到斜板式的时候,以往上课时候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同时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心合的老师会怎么引导这个体式呢,是不是他们的引导会员就不再出现之前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说内心有点质疑、还有点期待。进入方式大家可以再来感受一下一级课中老师教给我们的口令,同样也是前屈进入:“屈膝双手虎口压实垫子,肩膀在手腕的正上方,保持手臂不动,双脚依次向后迈一大步,脚分开与坐骨同宽;吸气,脚后跟向后蹬,脊柱头顶向前伸展,呼气,大腿向上提,眼睛自然看向下方。”大家跟着做有没有感觉到动作从进入到保持的过程,口令简单、干脆利索,而且做起来很有感觉,听了这个口令我惊呆了,感觉就几句话呀,居然全都做到了,还做的很好,我有点不相信,我是瑜伽老师,我能做到,但是就这短短几句口令会员能听明白吗?体式真的能有感觉吗?于是为了证明他的“效果”,我专门找来了瑜伽小白,(老公和孩子),他们都是零基础,我用之前的口令和一级课里学到的口令来进行对比,想看看到底这个口令怎么样,果不其然,当我还用以前的口令引导,他们俩的情况和课堂会员的情况是一样的,歇息片刻后,我就用潇苒老师讲解的口令来试试,奇迹出现了,他俩在保持的时候还没忘了跟我分享,哦,我的大腿面好酸,腹部感觉收得好紧、后背好有感觉,虽然他们保持的时间不是很长,但退出后都没有出现手腕疼的情况。于是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同样的体式,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员,为什么口令改变了,效果却差别这么大呢?结合潇苒老师上课时详细的讲解,我认真分析了一下这个“神奇”的体式,认真的回想了一下以前我的引导,发现原来就在于我以前说了很多的要点,虽然没错,但也没用,其实要想让学员做到,要说的是发力点而不是要点,要点是想让学员做到什么状态,而发力点就是怎么样让学员做到,放到斜板式中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在斜板式里有两个最重要的要点,一个是脊柱延展,颈部延展,一个是骨盆中正,以前口令中就会说这些让学员去做,但是发现学员其实并不会跟着我说的来做,其实不是学员不想做,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员更好的做到呢?就要说该怎么发力。在斜板式中,重要的发力有三个,做到发力不仅能让体式做的更有感觉,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员出现手腕疼,塌腰,臀部过低等等的情况,大家可以进入到斜板式,跟着我的口令来做,体会一下身体的感受:第一个重要的发力点就是根基:“双手双脚向下推,尤其虎口向下推,腋窝、胸腔向上提”,根基向下扎根有没有感受到身体是非常稳定的,再加上腋窝胸腔向上提,手腕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不仅能让学员更稳定的做到还可以避免手腕压力过大的情况,大家可以落下来休息一下。我们继续来看第二个发力,请大家再次进入到斜板式,先做到第一个发力,“双手双脚向下推,尤其虎口向下推,腋窝、胸腔向上提”,保持住上面的力,下面加入第二个发力,“脚跟向后蹬,头顶向远顶”,这个时候就是在把身体两端去拉长,有没有感觉到结合着前面根基向下推,上背部往天花板的方向提,现在可以很好的保持在这里,整个身体都在启动,而且这个时候脊柱自然是延展的,低头或者仰头这些问题也基本不会有,这个就是发力点的魅力,有没有感受到非常的棒,大家可以先落下休息一下,相信大家已经有一些累了,那斜板式还能做的更有感觉,臀腿核心更多的去启动吗,大家继续跟着我的口令来做下一个发力。当然大家也是要先做到上面的力,我会给大家引导一下,再次进入到斜板式,“所有人双手双脚向下推,尤其虎口向下推,腋窝、胸腔向上提,脚跟向后蹬,头顶向远顶”保持住这些力,接下来说的就是第三个发力点:“大腿前侧向上提,大腿根向中间夹”如果说不容易找到向中间夹的力可以在大腿根的位置夹一块瑜伽砖先来找感觉,现在大家现在有什么感受呢,是不是和以前做的斜板感觉不一样,腹部,臀腿能够明显感受到是在发力的,是在收紧的,甚至有的人可能已经开始发抖了,这样的练习才能更好的达到斜板的目的,更好的锻炼到力量,大家可以屈膝落地缓慢退出休息一下。今天是给大家来讲解这个体式,所以会让大家保持的稍微长一些,在课堂上的时候让学员保持3-5个呼吸就可以了,老师不要追求时间太久,只要发力做到位,三到五个呼吸就可以让学员很好的练到。大家清晰了这些发力点,那么在练习中就能更好的带给学员,当然对于瑜伽体式来说呼吸和发力点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再做到斜板式感受一下,跟着我的口令来做:“双手双脚向下推,腋窝向上提,吸气,脚跟向后蹬,脊柱头顶向前延展,呼气,大腿前侧向上提,大腿根向中间夹,保持三到五个呼吸“,这个练习中吸气可以更好的打开空间,呼气的时候可以辅助更好的发力,有没有感受到吸气身体向两端拉长的时候整个空间感更加的打开了,呼气大腿前侧向上提,大腿根向中间夹,力量更容易启动,这个其实才是在课程中需要带给学员的呼吸的配合,正确的呼吸可以让练习达到更好的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已经体会到了体式的发力点,体式呼吸配合的重要性。对于当时刚学完课程的我来说也是一样的,而且压在心上的种种疑惑也终于有了答案,身上有种如释负重的感觉,我不再害怕这个体式,不再逃避这个体式,于是当天晚上就用在课堂当中,这次没有再出现之前搞笑的一幕,下课后也没有会员再出现手腕疼的现象,我从容自信的带领着学员完成了这个练习,下课学员给我说“老师,今天的斜板感觉好棒呀,我能跟着做完,做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开始发抖,腿、肚子都好酸呀,而且手腕也没有任何不舒服”。在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这个课程太超值了,超值在于心合的课程是真正为会员着想、为瑜伽老师量身打造、答疑解惑、非常落地的课程,诠释了那句每节课开篇老师都会讲的话“心合希望通过帮助更多的瑜伽老师,从而让瑜伽帮助到更多的人”当然今天只给大家分享了一个体式其中的一部分,这只是课程中很少的一部分,因为课程里会讲上百个体式,全都是我们上课经常用到的体式的详解,老师也都会给到详细的口令,所以如果说你对于体式有所困惑,如果你发现上课口令都说了学员就是不听你的,那么真的不要错过这个课程,不仅仅是帮助你自己,更能帮助到你的学员们更好的练习瑜伽,了解瑜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今天大家都有所收获,也希望大家能带给学员更安全有效的课堂,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聆听,谢谢大家!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