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春季养生养肝经络腧穴篇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特效药 http://m.39.net/pf/a_4365542.html
一、肝的生理功能及特性

人体的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二、养肝的经络腧穴

从脏腑和经络的关系来看,春季养肝,我们特别需要疏通的经络一定是有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因此,我们首先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2条经络。

(一)、足厥阴肝经:

1、循行路线:

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大敦),经内踝前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外处交出于足太阴经之后,上行沿股内侧,进入阴毛中,绕阴器,上达小腹,挟胃旁,属肝络胆,过膈,分布于胁肋,沿喉咙后面,向上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巅顶。

提到足厥阴肝经,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养肝的话题,在养肝的原则中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子午流注中,气血在肝经循行最旺的时间是在丑时—凌晨1:00~3:00。因此这个时段的休息和睡眠就尤其重要。

2、丑时养肝的重要性:

丑时养生——养肝如同养护树木

丑时——1:00~3:00——肝经最旺

“卧则血归于肝”,丑时保持熟睡是对肝最好的关怀。肝五行属木,日常养肝要如同养护树木。养肝就要及时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暴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要想养好肝,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3、肝经诸穴是治妇科病的灵药

(1)、太冲Tàichōng

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经常按揉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对胁腹满痛、头痛目眩、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爱生气尤其爱生闷气的女性来说,生气了,一定要按摩一下太冲穴,这是一个很好的补救方法。

(2)、大敦Dàdūn

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常按摩大敦,对女性月经不调、闭经、崩漏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大敦穴还是自古以来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智的要穴。

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艾灸此穴。

(3)、行间Xíngjiān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调理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痛经、带下等症。五输穴所溜为荥,性属火穴,母子属性为子,对于肝经火旺需要泻肝火时,取行间是最好的选择。按摩点穴从轻重上说,轻柔的属补,刺激较强、力量较重的属泻。对于不会扎针者,此时可以放手按压此穴,痛一点没关系,但别按揉到痛不可忍。

(4)、蠡沟Lìgōu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调理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是肝经的“络穴”,属肝络胆,所以这一个穴位可以同时调理肝胆两条经脉。

(5)、中都Zhōngdū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调理疝气、崩漏、腹痛、泄泻、恶露不尽等,是肝经的“郄穴”。可治疗急症血证。

(6)、曲泉Qūquán

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调理腹痛、小便不利、遗精、阴痒、膝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五行属水,肝属木,按照五输穴的五行母子关系,曲泉属于母穴,虚则补其母。临床发现对于经常熬夜,自诉有颈椎病,属于肝经气血相对较“虚”的患者,按其曲泉穴多有压痛,针刺该穴(用补法)时,感到酸胀,随后颈项不适感可减轻或消失,起针后该穴压痛也可减轻或消失。很多伏案工作者不妨经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曲泉穴。

按揉有压痛时千万不要用力按压,轻柔的手法才是补法。

(二)、足少阳胆经:

1、循行路线: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联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足少阳胆经调理概要:调理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2、子时养生——照顾好胆经是最好的进补

23:00~1:00——胆经当令

子时一阳初生,犹如种子开始发芽,嫩芽受损影响最大。这时不要熬夜,要及时上床睡觉。通常在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变得更加清醒,气色也显红润。

3、胆经重要的养生穴位

胆经上的腧穴主治骨所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对头、腰、膝、关节疼痛有特殊疗效。《灵枢?经脉》指出“是主骨所生病者”。胆之味为苦,苦味入骨,故胆主骨所生之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因此胆腑有病则会伤于骨。

(1)阳陵泉Yánglíngquán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在胆经的腧穴中,首先要想到胆经的合穴阳陵泉,也是筋的精气聚会之所,具有除痛祛风、舒肝理气的作用,对养肝来讲尤其重要。经常按揉阳陵泉穴,对膝关节酸痛、胁肋痛、下肢痿痹、腿足麻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此穴或此穴下方的压痛点,并持续按揉2分钟,可缓解胆囊炎疼痛。

(2)、带脉Dàimài

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2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胆经上的带脉穴(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穴位。它是足少阳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带脉如带环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带脉如果有病,会出现腹满、腰部以下凉冷如同坐在冷水里,还会出现女性带下及月经的问题。带脉穴在养肝调女性的胞宫问题时尤其重要。

北京电视台——熏出来的健康(采访国艾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lxfggn/11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