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姐家的儿子1岁了,有一天玩耍后突然哭闹不止。王大姐纳闷,孩子平时很乖巧,到底是
什么东西惹了孩子?王大姐赶忙把孩子全身上下检查了个遍,发现孩子右下腹鼓出了一个包。王大姐吓坏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王大姐,孩子患有“右侧腹股沟斜疝”,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疝气”。医生随即手法复位将鼓出的包还纳了回去,并告诉王大姐这个病需要手术治疗。那么我们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腹股沟斜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所致,理论上6个月之内婴儿有机会自愈,6月以上婴幼儿若发病应及早就医。
孩子的疝气是生气生出来的吗?
小儿的腹股沟斜疝是先天性形成的。孩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位于肾下方的睾丸逐渐下降,在接近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下移,形成腹膜鞘状突,同时推动皮肤形成阴囊。睾丸紧贴在鞘状突后下坠,一起降入阴囊。正常情况下,鞘状突在婴儿出生不久后自行萎缩闭锁。如果闭锁不全或不闭锁,在小儿啼哭、活动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进入其中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斜疝或鞘膜积液。
那怎么治疗呢?
手术是治疗腹股沟斜疝最有效方法。
我院小儿外科采用微创手术,即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是不错的选择。
腹股沟斜疝一般不能自愈,若不及时治疗,疝块可逐渐增大,还可能因嵌顿造成组织坏死,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小儿的腹股沟斜疝应及时治疗。
殷建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