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疾病,是因出生后鞘状突未闭导致腹腔内脏器和液体通过途径来到腹腔外所导致的疾病。
腹股沟斜疝的典型症状为腹股沟可复性肿物,查体:一侧或双侧腹股沟肿物,可还纳,透光试验阴性。
而嵌顿疝是指腹腔脏器进入囊疝后,因内环口嵌顿而不能自行复位,是小儿腹沟疝常见的并发症。
其病理是因腹压突然增高,迫使更多的腹腔脏器扩张疝环而进入疝囊,腹压暂时减低时,疝环弹性回缩,阻止疝内容物复位而发生钳闭。
临床表现:腹股沟疝发生钳闭时,腹股沟或阴囊部出现疼痛性包块,小儿哭闹不安。如疝入为肠管,可出现恶心呕吐,如未及时处理,肠梗阻症状逐渐加重,腹胀明显,呕吐胃肠内容物。钳闭后多停止排气排便,如出现血便,同时有腹膜炎和中毒症状,则多提示有肠坏死发生。查体可见腹股沟或阴囊处有隆起包块,质较硬,推动度小,触痛明显,比较晚期者,阴囊皮肤充血发红,虽不一定表示疝内肠管坏死,但与肠管坏死引起的阴囊炎较难鉴别。故当腹股沟或阴囊部出现不能自行位的疼痛性包块时,应首先考虑嵌顿疝。
CCTV华人频道高端采访葛炳炎--成功之路
关于超微介入疗法的介绍
不手术疝气超微介入疗法已临床应用二十余年,治疗患者3万余例,其中手术综合复发疝余例。手术“补片”复发疝余例,6-11个月幼儿余例,1--7岁儿童余例,80岁以上老人余例,90岁以上老人余例,年龄最高者岁(岁是开国将军--曾美),疝龄最长者80年疝孔最大长度9cm,疝物最大者30cmx22cm(如排球大)。
疝气“超微介入疗法”开辟了一条非手术治疗疝气的新途径,使疝气的治疗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临床实践证明:“超微介入疗法”治疗腹外疝疗效高、康复快、无痛苦、无损害、不影响体质、不易复发,是现代治疗腹外疝的理想医术。
注:▲疝气“超微介入疗法”年编入《中国临床技术新进展》一书。
▲年科技成果鉴定:治疗腹外疝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主管的(中国当代医药》年11月第32期给予刊登了“免去手术之痛“四联速效疗法’造福疝病患者”的封面专题报道。
▲“超微介入疗法”治疗腹外疝技术于年8月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高新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国中医药国交函54号)。
▲年11月7日《健康报》以“疝气治疗新进展--超微介入疗法”做了报道。
▲年12月被编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国中医药年鉴》一书。
▲年8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合作中心,列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患了疝气如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四种治疗疝气疗法技术比较
▲疝气手术治疗为什么容易复发?
▲不宜手术的12类疝气患者
▲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
▲浅谈疝气与鞘膜积液
▲老人和小孩手术治疗疝气风险高
▲疝气!令人恐惧的危害
▲疝气不手术超微介入疗法高新适宜技术国际推广项目
▲葛炳炎教授挑战治疗疝气之极限
▲葛炳炎教授又成功攻克巨大疝气--震惊医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