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程先生身体十分硬朗,可是6个多月前,他发现大腿根出现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包,如果躺下来包块就消失了,下地走路时,这个包就又出现了。
“这个鸡蛋大小的包平时并没有疼痛感,活动多了,走多了,就会有感觉,有时候出现肚子疼、肚子胀的情况,有时出现大便不畅,如果慢慢的将大腿根部的小包揉一揉,肚子就会舒服很多。”程先生说。
经过多方打听,程先生来医院,普外科医生为其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在程先生的肚子上开了三个小切口,用补片修补了患者斜疝、直疝、股疝三个容易出现疝气的部位。
医院普外科赵家尧主任介绍,小孩与老年人容易患上腹股沟疝,儿童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腹壁力量比较弱。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越来越弱,而且腹部压力大,肠管、正常的腹腔组织容易从腹股沟处钻出,形成疝。疝不会自行愈合,相反疝缺损,会随着疝囊每一次的重新膨出而扩大。如果疝发生嵌顿,则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并且很难将肠管推回腹腔。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有时会导致肠梗阻,后果十分严重。
赵家尧主任表示,临床上,腹股沟疝是最常见的,大约占全部疝的80%,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疝的形成与人的遗传因素,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状态都有关系。
专家建议,日常预防疝,普通的老年男性,要注意加强腹壁的锻炼,对于腹壁比较薄弱的病人,如果平常不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很容易出现疝气。另外,长期抽烟的患者,反复发作哮喘或者肺部疾病,对腹腔的压力相当大,这种病人也容易出现疝气。所以避免腹腔压力增高,锻炼身体,戒烟是预防疝发生的好办法。
科普据了解,疝,俗称“疝气”,“小肠气”,“气卵子”。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疝通常表现为皮肤下方的肿块,可以看见或者摸到,站立时有肿物自腹股沟区突出,仰卧后消失,按压也可回入腹腔。可以有坠胀、疼痛的感觉,疝可以出现在人体的各个部位。
疝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进化因素,遗传因素,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及患者状态都参与其中。腹股沟疝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疾病,除了保持身体健康和戒烟外,尚无良策。
疝的种类很多,根据疝凸出的部位,主要包括腹股沟疝,自腹股沟区凸出,是最常见的疝,大约占全部疝的80%,而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大约80%~90%的腹股沟疝是斜疝,20%~30%的患者为双侧疝。我国每年估计约有万以上的新发病例;股疝:自股环凸出,出现股疝时,其疝囊位于大腿皮肤下方;脐疝:自脐部凸出,肚脐位于肌层间的空隙位置,脐带血管流经肚脐直至人的出生。出现脐疝时,肚脐连同下方的疝囊向外膨出;切口疝:自愈合不佳的切口处凸出。在腹壁上的开放手术之后,所产生的切口疤痕是腹壁上的薄弱区;造瘘口旁疝,食管裂孔疝等。
疝的危害:腹壁薄弱区不会自行愈合,相反疝缺损会随着疝囊每一次的重新膨出而扩大。如果疝发生嵌顿、绞窄,则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很难以推回腹腔。疝若任其发展极易发生粘连和嵌顿,有时会导致肠梗阻,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应及早接受治疗。
来源:普外科
审核:郭文妍
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中科医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