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介绍
姓名:孙某性别:男年龄:32岁
主诉:右侧腹部包块不能完全还纳4年余
诊断:腹壁疝(右侧腹壁巨大腹壁疝)
病史:年因车祸外伤,安全带勒伤右侧腹部,医院行腹部手术(腹外斜肌,腹横肌端断裂修补+小肠部分切除+造口术),当时是由于安全带勒伤,小肠大肠膀胱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肠管粘连,肠梗阻多次发生,反复辗医院治疗,患者术后一直流质饮食,医院行造口还纳术,术后不久,右侧腹部外外伤出及切口处包块突出,逐渐增大,行走及跑动身体失衡,影响生活。医院,结合患者病史建议行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onlaymesh,IPOM),患者因经济及对补片留置腹腔焦虑等问题,未采纳诊治,后入我院,结合患者病史及患者经济情况,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秦昌富主任及医院医院疝和腹壁外科李炳根主任远程会诊讨论,提出了完全腹腔镜下腹直肌后修补TES(Totallyendoscopicsublayrepair)技术和理念,该术式是将补片置于腹直肌后间隙,该层面血供丰富,有利于组织愈合和补片嵌入,修补效果良好,又无需使用较为昂贵的防粘连涂层补片和疝钉固定系统,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成本,且不会因金属螺旋钉固定补片放置在腹膜腔内,金属钉及补片而造成肠粘连、肠梗阻及腹腔脏器侵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欣然接受。
术前评估
评估疝块大小,术前进行定位
术前CT
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在手术方式上,我们提供三种方案:1.开腹,2.IPOM(腹腔镜内补片植入术),3.腹腔镜下完全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ES)术式,患者及家属辗转思虑很久,选择TES,为了此次手术做准备,患者一个半月减肥12Kg左右,正确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日后康复的程度尤为重要,也关乎以后生活质量。手术方式选择
手术中展示,补片选择30×30cm疝修补平片
术后情况
术后拆线
术后患者下床活动
术后三月复查
疾病简介
一、腹壁疝
腹壁疝是发生在腹壁的腹外疝,是腹外疝中除去腹股沟疝、股疝以外的其他腹外疝的统称。
二、分型
1.发生的解剖位置:脐疝、白线疝、腰疝、半月线疝
2.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疝、造口旁疝。
三、病因
1.先天性因素:(最常见)腹壁局部组织的发育缺损
2.获得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腔内
压增高
四、临床表现
特征性临床表现——腹壁出现时有时无或时大时小的肿块。
五、治疗
治疗原则:除了一岁以内先天性脐疝可以观察外,其余患者多需进行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是治愈绝大部分腹壁疝的惟一有效方式。
六、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壁疝修补术TES其优势在:
(1)采用逆向穿刺法安置穿刺套管,便于建立腹膜前间隙;
(2)无需使用球囊等特殊器械和昂贵的防粘连补片,节约了手术成本
(3)作用机理为腹压使补片紧贴腹壁,促进补片就位,且不发生移动,降低复发风险;
(4)采用较大疝平片平铺于腹膜前间隙,一般无需进入腹腔,减少了内脏损伤和肠管切开的概率;
(5)大张补片包裹腹膜囊,不需要贯穿缝合和钉合固定,显著减轻术后疼痛;
(6)可降低肠粘连、术后腹腔内补片所致远期肠管侵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专家简介
李炳根、秦昌富主任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S)优点:(1)完全腔镜操作,体现微创原则,无需特殊器械,可重复性强;(2)采用天然间隙入路,无需破坏正常解剖结构,符合解剖原理,术后疼痛更轻;(3)修补材料置于腹膜外层,可最大程度避免腹腔内异物相关并发症;(4)无需使用昂贵的防粘连修补材料,无需使用钉枪,大大节约医疗成本.*温馨提示*
医院普外科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疝修补方式。应用微创技术诊断治疗各类腹外疝,更能体现创伤小、诊断明确、修补后复发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是现代疝治疗的理想选择。术后1-2天出院。科室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无痛治疗理念和个体化、精细化手术风格,提供专业化护理服务,让每一位患者都获得了快速康复和良好的治疗效果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