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岩所在的科室是手术室,是公认的全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之一,在手术室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肚子饿了要挺得住,腰酸了要站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多年来,李春岩深刻体会到手术室护士的艰辛与压力,一年天,时刻都准备着进入工作状态,一台台手术的成功,一次次生命的挽救,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和汗水。
没有白天与黑夜,只有争分夺秒记得一天下午四点,九个手术房间仍然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手术,这时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急诊新来一名心脏破裂患者急需手术,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在手术间奋战。时间不等人,李春岩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投入到“战斗”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做好急症手术准备!5分钟后,心脏破裂患者被推到手术室,眼前的是一个心跳呼吸全无,浑身血肉模糊还夹带着泥土和杂物呈休克状态的患者。李春岩立即推送病人送进手术间,气管插管、颈外深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输血输液,开胸手术开始……
无影灯下,器械护士密切地 在手术室,认真细致呵护患者,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安全、家属的笑容,这才是医护人员最想看到的。
sfdf
用创新服务的思维,践行亲情护理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手术室在李春岩的带领下开展了"亲情护理,优质服务"活动,想尽一切办法消除患者的手术畏惧情绪,给予他们深层次的关怀和照顾,引导他们平静、快乐地理解麻醉和手术治疗。李春岩所带领的护理团队,护士们是大爷大婶的临时女儿,是大哥大姐的临时姐妹,是小宝贝儿的临时妈妈。
一名一岁半的患儿正要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术,也许是意识到情形与往日不一样,小家伙刚到手术室门口,就"哇哇"大哭起来,死死抱住母亲的脖子不让护士碰他。孩子一哭,患儿母亲也忍不住哭起来,紧紧抱着孩子不愿松手。看到这样的状况,她反复思量,如何能让患儿没有恐惧的进入手术室,让家长放心。李春岩深入儿科病房,观察、询问,思索,儿科病房温馨的环境给了她启示和灵感。回到手术室,李春岩在手术患者转运区隔出一块小小的区域,精心布置了一片温馨的儿童术前等候区,墙壁上贴满儿童喜欢的动画贴画,消毒好的玩具,可以骑着的小马……这样的布局起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后,每当患儿在术前等候区时,李春岩和护士们就会拿着精心准备的消毒玩具走过去与患儿玩耍,交流,亲近,这些举措也让患儿家属对她们竖起了大拇指。在青岛市手术室优质护理检查中,手术室儿童温馨等候区获得了青岛市专家的一致好评。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水平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手术逐年增加,新仪器、新设备也不断投入到术中使用,患者也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春岩真切地感受到,做一名优秀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广泛吸取医学营养,丰富自己的护理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抓好自己业务学习的同时,作为管理者,她更注重科室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她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坚持“三基”考核,加强业务培训及岗位练兵,苦练基本功,并把提高急救技术水平作为科室建设的重点,特别是对青年护士,言传身教。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不断地完善各项护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工作流程;制订详细而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提高了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在这种管理理念的指导下,李春岩所在医院组织的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她本人也获得青岛市首批“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资格证,医院“首届十佳护士”、青岛市“百名好护士”、青岛市工人先锋等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区优秀护士长、先进个人的称号。近年来,发表省级论6篇,作为主编、副主编的著作各1本,实用技术新型3项。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27年的护理生涯在李春岩指缝间悄悄溜走,她不忘初心,用荆棘编就城医人一代护理情;九方手术间,三尺手术台,她用一生尽情挥洒着人生的汗水与智慧;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仍希望一袭白衣,洁白如霞,仍希望勇挑重担,不改初衷,挥写城医护理人新一代的篇章和辉煌。
医院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