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一则新闻让人惋惜。2岁男孩小西(化名)出现疝气,初为父母的家长也没太在意,以为会自动恢复,不料,仅拖了一晚上,医院,才发现小东的睾丸已坏死,不得不切除,今后无法生育,父母后悔莫及。无独有偶,本月,还有两个小孩因为疝气嵌顿发现时太迟,导致肠坏死。
这名男孩的主治医生也感到十分惋惜,他再三提醒家长,疝气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疝气不会自愈,一旦拖到最后嵌顿坏死了,就会有生命危险,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通常是指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疝气的产生缘于胚胎发育期,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降入大阴唇时腹股沟所形成的“腹膜鞘状突”,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未能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成为疝气。
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1-4%,早产儿则更高,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孩发生疝气为女孩的10倍,右侧较左侧多2~3倍,单侧较多见,两侧者较少。
如何发现小儿疝气?
腹股沟疝气好发于一岁以下的幼儿,如果发作时,在腹股沟会有鼓起的肿块,稍有警觉就很容易发现。幼儿如果有以下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需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2.剧烈的呕吐,发烧;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3.肠梗阻;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4.发现血便;需要考虑患小儿疝气并伴有嵌顿的可能。
爸妈们一定要仔细探查有无腹股沟疝气。
小儿疝气应引起重视!
很多家长对小儿"疝气"并不放在心上,认为小儿疝气能不治自愈,"疝气"进进出出,无碍健康;"疝气"突出后,只要用手轻轻一推,或者平躺一会,也就消失了。但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疝气"可以自行进出,但是偶尔也会发生嵌顿、上不去的情况,这就麻烦了。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腹腔内压力聚然增高时就可能出现,如果不予及时回复,时间一长会造成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危及生命。
因此,要重视孩子的"疝气"及早进行彻底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