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报酬,历时31天,从广州接回捡废品且多病的他,回到阔别十年已久的耒阳老家。
筹钱看病、动手术照顾……殷殷关切,不是女儿胜似女儿。在离别的车站,这个贫困户终于喊出了最真挚的心声:
“这个亲,我认了!”
麻拐石雄江乡亲们低沉浑厚的乡音,此起彼落,这熟悉的声音对耒阳市导子镇原横塘村的建档贫困户贺才茂而言,却分外享受。在阔别10年的祖屋里,他刚过了一个幸福的端午节:腹股沟斜疝手术十分成功,这两天就可以去办出院手续了,帮扶人侯利平还给他包了他最爱吃的五花肉粽子,还啰嗦得不停医院去。
“我想接贺才茂回来治病”
贺才茂,62岁,因病致贫,常年在广州以捡废品为生……在市综执局职工侯利平的《帮扶手记》首页,满满的黑笔字,详细的记录了4月18日深入帮扶对象贺才茂家中的走访情况。这个贫困户不在家、多病、无妻……侯利平在走访贺才茂母亲时,在唠家常中获得了些“信息”。
收集好这些“消息”,侯利平当晚给贺才茂打了电话。“你回来吧!医院,把身体治好先……”那通电话,侯利平打了近半个小时,贺才茂的疑虑很多,这也是他一直不敢医院的缘故,但这次通话,贺才茂被打动了,“不管能不能治好,至少我该回老家走走了。”贺才茂起初也是带着“质疑”,勉强接受侯利平的建议。
接回了贺才茂,侯医院联系,预约好专家,决定在5月22医院办理入院手续。一系列检查后,医院诊疗结果定性为“斜疝”,需要立即手术,费用上万。
贺才茂当场就怔住,这些年在广州捡废品刚好自给自足,手头没有余钱,他不愿意动手术“动手术的话,我肯定好几个月干不了活,没办法生活”。侯利平跟他说起政府的健康扶贫政策,除掉政策报销那部分,侯利平答应会主动帮他想办法,解决后顾之忧。侯利平甚至动员贺才茂的老母亲和乡下待产的女儿,一起反复劝说。两天后,贺才茂答应手术。
“侯姐就是我亲人,做得比我还多”
医院专家商量了手术细节,敲定5月26日开始手术。“26那天,我站在手术室外,从来没有那么紧张过,我压力很大,手术成功最好,不然……”侯利平的“心理包袱”一点不比贺才茂少,甚至更重。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对侯利平而言太久,但也更坚定了她的信念:一定要帮扶到底,负责到底!
手术室大门打开,“手术很成功!”看到摘下口罩的医生微笑地说出这五个字,侯利平心里的石头放下了。
接下来的时间,贺才茂住院休养,侯利平隔三差五来看望,并说服待产的贺女来照顾,医院的费用则由侯利平多渠道筹集。家境困难的贺女也十分感谢侯利平,甚至也说“侯姐就是我家的亲人,做得比我还多。”6月2日,在侯利平和女儿的陪同下,贺才茂高高兴兴地出院了。
“村里人都说我认了个女儿”
6月21日一早,正在做早饭的侯利平接到贺才茂“粽子很好吃,好多年没吃上耒阳味道的大肉粽了。我现在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我想回广州,去我家亲戚的食堂,干点轻活……”
侯利平很欣慰,贺才茂能力所能及地干活挣钱,与这样的贫困户“帮扶结亲”,有尊严,更有意义!6月22日,侯利平买好票为贺才茂送行,并手机自拍了张“父女照”。
31天,从“接”到“送”,同一个地方,那些画面历历在目。“村里人都说我认了个女儿,我每次都解释,以后这个亲,我认了!”抬脚上车,贺才茂由衷地说出了这句心里酝酿很久的话。话一落,侯利平的哽咽声逐渐淹没在悠长悠长的鸣笛声中,久久挥散不去……
“今天电话里,他告诉我在妹妹家一切安好,等女儿生了给我带点广东的特产尝尝……”这是6月26日晚,记者在侯利平的“帮扶手记”里看到这句话时,就想,我们平常所谓的“亲人”也莫过于此吧!
来源:文明耒阳
法律顾问:北京众明(澄迈)律师事务所
李诚生
广告合作:(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