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麻醉科例行病例讨论。不仅要总结本周做过的疑难危重病例,也要讨论一下下周的几个疑难病例。其中的一个疝气手术,让我们觉得似乎有一些难度。
这个难度,不是因为疝气手术难,更主要的是如何顺利实施麻醉、术中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以及如何做好患者保护等措施。
按照术前的检查分析,这个疝气也有一定难度:患者左侧腹股沟做过一次疝气手术,本次是右侧腹股沟发生疝气。但特殊的是,自打第一次疝气术后,这个患者就一直说肚子疼。并且,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无法伸直腰了。
由于家在农村、自己独居,一直到无法站起来,他才在村里邻居帮助下来就诊。初步检查结果显示,他伸不直腰的主要原因是疼痛。而疼痛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腹股沟手术后发生了严重的黏连:下垂的大网膜结结实实的黏连在了盆腔。因为,为即将进行的疝气手术可能会增加不小的难度。
另外一个难点、也是本次讨论的重点,是这个人完全无法躺平。从侧面上去看,身体比问号“?”还严重。如何麻醉、安全的麻醉,成为这次讨论的主要内容。
所幸的是,这个人既往没有脊柱问题。这次变成问号,也是由于疼痛导致的。经检查,他的颈椎活动度还可以。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长时间的被动低头,他颈椎的生理曲度已消失,几个椎体的间盘都不同程度的突出。可以说,颈椎的稳定性非常不好。并且,还有一定程度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参与讨论的手术室护士长,也积极建言献策。在护理方面,她也给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术中的体位保护有方案了。接下来,就是如何麻醉插管的问题。
考虑到这个人无法平躺,以往患者平躺的姿势是不行了。即使后背垫起来,几乎无法完全暴露的口腔,也很难去操作。于是,大家大胆地设计了侧身插管的方案。
具体方案是,先让他含一支麻药进行口咽部表面麻醉,之后用纤支镜观察一下声门;同时,用做硬膜外留置的导管引入纤支镜本身的腔道。之后,再有这根导管进行声门及气管的表面麻醉。置入气管插管的一瞬间,在静脉内给入全部的全麻药物。
此方案一出,大家一致赞同。
《退休的她,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
来自:“最美白衣天使照片征集大奖赛”第十一名作品
拍摄者:李彦平
周一,按照既定计划,第一个就把这个疝气手术接进手术室了。令人欣慰的是,插管很顺利。有了通气保障,就有了安全保障。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动手,展开了这个两年未曾展开的身体。
期间,我们甚至还担心他的脊柱可能无法承受张力而出现问题。但打开他身体的力量显示,他的脊柱活动度还在。但考虑到许久未活动的脊柱,还是保留了余地。在他的肩下,我们垫了厚厚的垫子。那姿势,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
打开腹腔,果然和术前诊断的一样,大网膜被牵拉得很长,难怪他会疼得直不起来腰。
术中,松解黏连、又把这次出现的疝气进行了补片修复。关闭腹腔的时候,刻意用了一些防黏连的药物。但是,谁也无法保证不再黏连。只能是,尽力而为。最关键的,还得看个人体质。有的人愿意黏连,用什么防黏连也不好使。
最后,我们再了解一下疝气:
疝气,由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引起。常见的病因有先天发育因素、手术切口、腹壁外伤、感染、肝硬化失代偿、腹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老龄腹壁肌肉变弱以及腹腔脏器萎缩导致自然空隙加大等。此外,遗传、性别、年龄、吸烟、肥胖等也与腹壁疝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由于疝囊内容物可能会有肠管的存在,当发生疝气后,一定不要拖,要及时就医,避免肠管长时间缺血坏死!
推荐阅读:
《全身麻醉期间过敏性休克带来的挑战》《围麻醉期全身麻醉突发过敏性休克的危害》《面对苏醒期躁动,如何从容应对?》《围麻醉期突发局部麻醉药急性中毒》《围麻醉期应用丙泊酚突发性幻觉》点击“在看”,看看你的好友都在看什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