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虽然直立行走,但是我们的身体其实是为四足奔跑设计的,直立行走后,多少要付出一点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猎豹才是完美的肌肉运动机器,其四肢和腹壁的肌肉,都完美地组合在一起,下图可以看出其腹外斜肌纤维的走向,与直立位的人完全一致,但是意义却有差别。腹肌的意义是收缩身体,让身体形成蓄势待发的弓,然后身体再伸直,完成高效的奔跑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腹直肌就像弓的弦,在运动中起重要的作用。这种运动方式对膈肌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腹腔胸腔就像风箱一样联动。可以说,这种身体构造,全部都是为了奔跑。
豹的肌肉解剖(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所有四足的哺乳动物都是这样的腹壁肌构造。腹腔内的器官就像挂在脊柱上一样,腹壁肌肉也期到一定的承托作用。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方向相反,对运动也起到辅助作用。腹横肌的方向与身体方向垂直,因此可以认为其收缩的主要意义是维持腔脏器承托作用。
本图黑色线条展示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的方向(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可以初步简单小结一下:腹直肌、腹外斜肌、腹横肌的运动意义更加明显,也是其比腹横肌发达的原因之一。人也不例外,把人体横过来看一下,就一目了然。因此,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在腹腔内修补,可以有强大的腹肌作为支撑,自然力学效果更好,如果可有重建这些肌肉,效果更加理想。
随着人类逐渐进化,直立行走成为人类的运动方式,人类的奔跑主要依靠下肢的肌肉完成,腹肌所起的作用不大。人类的奔跑主要是下肢参与,其它部位的肌肉不需全情投入,手还可解放出来,实际上是一种更节能的活动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类腹壁的扁肌主要作用变成协助旋转身体,当然多少对奔跑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结构上,人类直立的进化并不是单纯的由四足行走站起来,而是伴随身体结构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髂前上棘的后移,导致下腹部变宽。与运动有关的肌肉通常两头都与两个骨头相连,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均是,而腹横肌这个特点不明显,并且腹横肌也不随身体直立起来而完全下移到腹股沟区。这样就形成筋肉的间隙和筋膜的薄弱点,从而导致前腹壁,特别是腹股沟区,腹外疝易发。腰部也没有例外,四足行走时,本来位于高处,人类却位于侧面,因此腰疝可能是人类独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由于下肢肌肉大部分附着于骨盆,而人类的运动主要依靠下肢,长期的激烈运动或不科学的运动容易出现慢性损伤,导致运动疝的发生(运动疝不是腹外疝,而是一种肌肉和筋膜的慢性损伤性疾病)。
进化使髂前上棘后移,肌肉跟随骨盆变化而变
足球运动是运动疝的主要原因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