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老司机女司机还是小白,都肯定知道变速箱这样东西。不过这货是怎么造的,可能还是比较少人知道。
视频是借西亚特(SEAT)工厂展示了大众旗下最新的MQ手动变速箱生产过程。和发动机部件一样,变速箱的制造精度要求也是相当高,而且还得承受极大扭力变化,因为活塞运动辛辛苦苦出的力,全靠变速箱来传递。变速箱生产流程大致上可以理解为核心部件(齿轮、轴)生产-壳体生产-装配-测试。
而组成变速箱的部件就是大量的齿轮和轴,因为实现变速换挡的原理就是不同的齿轮进行组合变换,平常我们骑的变速自行车也是同样原理,只是汽车变速箱更复杂一些。但是不同的变速箱结构还是会有所不同。比如像AT变速箱主要由液力变矩器和变速机构(齿轮组)组成,CVT则是由滑轮和传输带组成。而传动效率相动较高的双离合变速箱都是直接以齿轮进行啮合。
而作为变速箱中重要的零件,其使用的齿轮材质和加工工序也相当讲究,一般会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钢或铝合金,经过精密加工成型后还要经过各种淬火和回火加强硬度,确保日后的耐用性。而变速箱壳体则一般会采用压铸铝合金,因为相比起钢可以减轻更多重量。
另外变速箱不是造完就了事,还得调校。除了调齿比,还得调整电子设备,保证传动效率的同时还正常运行。这活就像平时大厨炒菜放调料,每一环都很关键,不能出错。
经过厂家和变速箱制造商的不断研究,变速箱从十几年前最多6速,发展到8?9?10速变速箱,以追求达到性能与能耗的最大平衡,现在我们说得最多的变速箱厂商无非就是爱信、ZF、Jatco等等,毕竟人家的变速箱是卖遍了全世界,街上跑过10辆车至少七八辆都用这几家的变速箱。而现在像特斯拉、超跑柯尼赛格的车型上又出现了单速变速箱,所以说未来变速箱的发展趋势也必然会和汽车发展相匹配。
而丰田久经沙场的4AT,一度成为双离合变速箱代名词的大众DSG,宝马与ZF合作多年的8AT,极为耐操的保时捷PDK双离合变速箱等,都长期在车迷口中流传,针对变速箱的各种术语:行程短、吸入感、顿挫等应运而生。
而国内自主品牌也早就发力研发自家的变速箱,像奇瑞就是自己单干,而吉利就选择收购国外有技术经验的变速箱厂商进行研发。不过变速箱这玩意还真不是那么随便就能搞好,很多不错的自主品牌车型问题都是出在了发动机与变速箱的匹配上,所以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这夜路还长着呢。
干它的换挡快感
就是变速箱的功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