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我院外科利用微创技术成功为一名80岁老伯治疗巨大腹股沟疝。
老伯发现腹股沟处有肿块已有一段时间,但一直熬着没有就医,致使肿块越来越大,直到出现腹股沟疼痛不适才来就诊。我们看到,老伯平卧时,肿块已和成年人的拳头一般大小,站立时大小如同孩子的头,属于巨大疝。我们告诉他肿块太大是腹腔内肠管进入疝囊并嵌顿所致,疝囊过大,术后复发的概率也相应会增加。“我们是慕名而来的,医院能修补疝气,所以带老人来看,希望能彻底治疗!”家属恳切地与我们交流,最后,外科团队决定为他手术。
老伯年纪大,疝囊又如此大,肠管损伤风险、高碳酸血症控制、心肺功能维护、手术时间控制等,对于老伯和我们都是挑战。术前,手术团队和麻醉科同仁一起进行了讨论,经过全面评估,决定尽量采用微创的手术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以及出现各种情况的预案。
手术时的情况与预想的相似,巨大疝囊确实增加了不少难度,疝囊缺损也非常大,缺损直径达到7cm,并且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我们细心对粘连处进行分离,用“绣花针”的功夫终于完成了这例微创手术。
术后第一天,老伯就能下床自由活动。术后第二天,伤口换药后老伯就顺利出院啦。老伯看着腹部3个微小的洞口,再摸摸不再凸起的腹部,确认肿块真的“不翼而飞”啦,开心地对我说:“谢谢耿医生!”
下面,让小耿医生来给我们科普一下——
「疝气」就是大家说的“小肠气”。它是腹腔内脏器由正常位置经腹壁上孔道或薄弱点突出而形成的包块。一般是咳嗽、便秘、生气、重体力劳动、排尿困难等因素所致,小儿常因啼哭引起。
疝气是老年人的多发病,老人常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肥大、习惯性便秘等,长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排便费力,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排挤、压迫腹内脏器向腹壁薄弱的区域移位。另外,腹水也会缓慢引起腹压升高。老年人腹壁肌肉强度减低,加上肥胖或长期卧床等,极易患疝气。
疝气平时表现为腹部包块,但躺下后腹压降低,肠子就“跑回去”了。站着有包块,躺下后消失,几乎可以肯定是疝,要尽快治疗。
然而,很多疝气病人并不重视,一拖再拖,引发疝气嵌顿,肠子无法“跑回家”,就会出现呕吐、疼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生肠管坏死,如继发感染,还会出现毒血症、电解质平衡紊乱等,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患了疝气,医院接受治疗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文字I耿金宏
图片I耿金宏
编辑I万万
审核I胡晓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