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非要卧床,
还必须忍受巨大疼痛?
其实不然。
近日,78岁的刘伯,因疝气发作入住我院普通外科治疗。通过医务人员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其治疗中,刘伯术后便行动自如,当天就可以出院了,家属对治疗效果大为赞同。
这得益于当前我院普通外科推行的“快速康复”理念,不仅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还可把术后疼痛降到最低,让患者早出院。
现在一起来看看患者的治疗过程
手术前,考虑到刘伯年事已高,且有高血压、主动脉硬化等多种慢性病,手术具有较大风险性,于是普通外科专家与麻醉科专家联合会诊,共同制定了“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案。按照术前方案,在麻醉医师精准麻醉下,外科医师用了不到1小时,便顺利为刘伯进行了疝修补术。术中刘伯保持着清醒的状态,生命体征平稳。
令刘伯和他家属意想不到的是,手术结束后,刘伯便可自行从手术床上站到了地上,行动自如,跟平常没什么两样。刘伯及其家属当场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医务人员,对医院实施的“快速康复理念”赞叹不已。
据医务人员反馈,刘伯在病房休息不到一天,觉得身体已无恙,提出让家属带其回家休养的请求。但考虑到刘伯年事已高,刘伯的家人与医生商量后,让其留下来观察治疗,最后也很快康复出院。
普通外科程海兵主任介绍:刘伯取得这么好的手术效果,是医院快速康复理念运用的又一成功范例。
“快速康复外理念”从定义上讲,是指采取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优化措施,以阻断或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终极目标是让患者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减少各种应激、压力和不适,使手术患者疼痛少、风险低,并能够顺利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例如:会考虑将固体食物的“禁食时间”,从麻醉前8小时缩短为4-6小时,并鼓励进食高能量饮料;对血压、体温等相关问题在术前进行调整;进手术室时做好保温;术中控制好液体用药的量;有针对性地选择用短效的麻醉、镇痛、肌松药;全程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术后介入患者“内环境”平衡的处理等等,这一切都是围绕让患者“不难受、且恢复快”来进行。
程主任还指出,“快速康复”理念目医院的认可,以及患者的欢迎,这将会是提升医疗与服务的又一个新的突破点。未来,医院通过不断推行“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就医体验更舒适、所需费用更节省”的快速康复理念,将让患者享受更好的就医体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