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浩浩今年4岁,近日来莫名肚子痛,浩麻麻发来求助,医院做的检查结果,医生有说淋巴结有些肿大给开了头孢克肟(抗生素药物)和健脾药物(中成药帮助消化的)。浩麻麻前两天就有说孩子便便稀,时发阵痛,饮食不好,药服下后又吐了。以肚脐为中心的周边疼痛,胃也不舒服。
所以本着排除法的原则,把可能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发给了她,可以一一排除,找到最终原因。
01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突发性呕吐,阵发性哭闹(阵发性腹痛所致)、同时摸摸孩子的肚子里面好像有香肠样的东西,12小时后小孩拉的都是“果酱”般的大便,就必须照X光检查、B超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
如果是肠套叠发生48小时之内,只需要进行空气灌肠就能马上解决问题,但如果耽误了这个时机,很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肠梗阻。有时候,因为家长的疏忽,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肠梗阻、肠出血甚至肠坏死了,这个时候就只能通过手术,但这一定是家长和医生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02急性阑尾炎:病初一般脐周围会疼痛,渐渐地疼痛位置转到右下腹,持续一段时间时,会伴有反跳痛、呕吐及发烧,体温可升高达39℃左右。腹痛时孩子常常蜷曲着右腿卧床或弯着腰走路,如果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的话,他的哭闹也与平时不一样,会蜷缩着身体,并且出冷汗。此时,家长应怀疑是否有患阑尾炎的可能。
一般阑尾炎的诊断参考:右下腹部压痛拒按,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RP升高,常会伴有呕吐、发烧等现象,但不一定会腹泻。
03嵌顿疝:这种情形往往发生在原有疝气的小儿身上,可以在腹股沟的位置摸到异物,并且伴有腹痛、呕吐的症状。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而造成腹痛。
这种情况,医院治疗。
04急性肠炎:常起病急骤,有发烧、腹泻、呕吐的症状,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但腹胀不明显。夏秋两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是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引起细菌感染。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给孩子玩的玩具可用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作的。孩子的床单被褥最好在阳光下曝晒6小时消毒。
05消化性溃疡: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各种各样,不同年龄症状差异较大,多发于学龄期儿童,腹痛症状明显,常常会反复发作,孩子会感觉脐周部疼痛明显,有时有夜间痛,腹部检查可有上腹部压痛,患儿可有消瘦。
若有上述症状建议尽早胃镜检查。
06慢性胃炎:孩子常常反复阵发性腹痛,以脐上及脐周痛为主,常同时伴有上腹部压痛,不爱吃饭,身体逐渐消瘦,还会出现呕吐、泛酸等典型表现。多数患儿有饥饱不均或平时爱吃生冷食物。
以往认为慢性胃炎小儿不多见,但由于现在的孩子容易多吃“垃圾食品”,父母又不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发病率日渐升高。若反复出现上腹痛或脐周痛,应及早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07蛔虫病: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蛔虫病目前发病率不高,蛔虫病所致的腹痛,呈突发性腹痛,痛时孩子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腹痛以肚脐周围最为严重。偶伴有呕吐,甚至可吐出蛔虫。腹痛能自行缓解甚至消失。每次疼痛发作数分钟,可能隔天发作,也可能每天发作数次。
打虫药两岁以下的孩子不可使用。
蛔虫病的征兆:
1、经常出现原因不明的腹泻、便秘或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痛)。
2、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而常想吃香甜的零食,或胃口很好却身体消瘦
3、有时头痛、兴奋和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
4、晚上睡觉常流口水或磨牙齿。
5、脾气急燥。
6、在小儿身上会出现“虫斑。
以及还会有很多其它疾病也会导致孩子腹痛,但常见的大多数是这几种。因为症状太过于相似,有时候家长是很难自行判断清楚的,所以关键时刻家长判断不出,医院。
另外家长的回忆非常重要比如:孩子发病时间、孩子吃过的东西、接触过的东西、孩子有否某些疾病的发病史、孩子有没有可能冻到、孩子发病的细节反应,都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判断。
浩麻麻还没给发来舌苔图片,以及是不是因为换季,气候变更以及浩麻麻有没有给吃雪糕冰激凌生冷食物等信息都未可知,否则也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辅助判断一下浩浩是否是因为饮食不节制造成的肠胃炎。如果说真的是肠胃炎,服用抗生素药物是正确的,要遵医嘱使用。另外可以同时服用益生菌,可以抵消一些抗生素药物带来的胃肠方面的损伤和副作用,调节肠道中的菌群有利于孩子尽快康复。
进入9月,天气日渐寒凉,孩子应该忌口生冷食物,更是不可以再吃雪糕冰激凌冷饮瓜果等,避免引发秋季腹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