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治疗股肿阳虚挟湿案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什么是下肢静脉血栓?

血栓就是血液凝结成块,好似一个栓子,脱落后随着血液流动到了某一个位置把血管堵塞。血栓形成的三大危险因素: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典型症状就是腿肿。久坐不动的人下肢血流缓慢,甚至处于淤滞状态;下肢局部缺氧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诱发血栓;加上饮水少,机体脱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如果有合并高脂血症或恰逢机体处于疲惫状态,血栓形成的几率就更高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分享01患者基本信息

王某,男,时年56岁,于年11月10日初诊。

02发病过程

主诉:双下肢胀痛9年余。

现病史:双下肢胀痛,畏寒怕冷,二便调。

既往史:“肺栓塞”及“肝炎”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9年余,父亲DVT史。年10月22日中山医行“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疝骑跨疝、左侧腹股沟直疝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现服用“利伐沙班”等药物治疗。

辅助检查:年5月8日双下肢静脉彩超:左股浅静脉上、中段闭塞70-%伴侧枝形成。左股浅静脉下端、腘静脉闭塞70-50%。右胫后静脉之一闭塞%。

03首诊证候

刻诊症见:左足背凹陷性水肿,右下肢静脉迂曲。舌暗,苔白,脉弦。

04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股肿(阳虚挟湿)。

西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未提及急性肺原性心脏病;下肢浅表脉管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

辨证施治:缘患者畏寒怕冷,属阳气虚衰,阳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络滞塞不通,致使静脉迂曲扩张,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湿邪聚而为患,发为肿胀,结合舌脉,证属阳虚湿盛。

治法:祛风除湿,通阳散寒。

处方:桂枝15g,白芍30g,知母20g,麻黄15g,薏苡仁30g,白术10g,防风10g,熟附子15g,甘草9g,石菖蒲10g,大枣20g,泽泻15g。7剂。

05随诊过程

二诊:年12月8日

复诊诉水肿较前减轻,畏寒怕冷较前明显好转。

刻诊症见:左足背凹陷性水肿减轻,右下肢静脉迂曲。舌淡暗,苔白,脉弦数。

中医诊断:股肿(气虚、湿热下注)

辨证论治:湿邪日久郁而化热,脉数主热,舌淡暗,属气虚。故证属气虚、湿热下注。治宜益气,清热祛湿。

治法:清热利湿、益气扶正。

处方:桂枝10g,白芍30g,知母15g,泽泻15g,猪苓15g,麻黄10g,牡丹皮20g,川芎10g,益母草10g,黄芪30g,黄柏15g,薏苡仁30g,甘草3g。7剂。

股肿相当于西医学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证论》:“瘀血流注,亦发肿胀,乃血变成水之证。”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发为本病。患者初诊见足背肿胀,下肢静脉迂曲、胀痛日久,畏寒怕冷,结合舌脉辨证为阳虚挟湿,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治疗湿邪之要剂。《金匮要略》“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方中桂枝温阳化气利水,麻黄利水消肿,白芍敛阴和营,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知母养阴清热,防止温燥太过,白术、防风祛风除湿,附子温经散寒止痛,薏苡仁、泽泻、石菖蒲共奏健脾利水渗湿之功,甘草、大枣和脾胃、调营卫。复诊见水肿减轻、畏寒怕冷较前好转,但湿邪停聚日久化热,利湿易于伤正而致舌淡之气虚之象。去大辛大热之附子,以北芪益气扶正,酌加黄柏、牡丹皮清热利湿、凉血活血。

1、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多运动,尽量不要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尤其是久坐,出现血流不畅的情况

2、在饮食方面,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同时戒烟戒酒。

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多做做勾脚、绷脚的动作,让小腿肌肉达到收缩和放松,以此来让血液流动更快。

罗永佳,生于年,广东省南海县人(今佛山南海),广东省名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医院院长、广州市中医中药研究所专职副所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品审评专家库专家、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顾问,是广东省第七、第八、第九届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fggnzl/10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