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疝与腹壁外科王廷峰副主任医师成功为一名6岁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病例回顾
6岁的袁宝宝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4年余”来我院疝与腹壁外科门诊就诊。
王廷峰副主任医师在仔细检查后发现宝宝除了右侧腹股沟斜疝,左侧也有个小型的腹股沟斜疝,需要同时进行手术治疗。为了加快袁宝宝术后恢复以及最大限度的减少损伤,在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后,为其实施了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15分钟,术后当天宝宝除了感到切口轻微疼痛,无其它任何不适。术后第一天,就治愈出院了。
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腹股沟疝,俗称小儿疝气,主要是由于腹壁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之一。
主要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出现一个圆形且有弹性的可复性肿块,80%在出生后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1~2岁才发生。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斜疝较常见,直疝少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右侧多见。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疝气要治么?怎么治?
形成疝后,小儿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就目前临床现状而言,除了少数小型腹股沟斜疝患儿在出生一年时间内能够自行愈合外,大多数情况是不能自愈的,也不能通过吃药打针来治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近年来,使用腹腔镜做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已在国内外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得以证实。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疝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不解剖腹股沟管、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切口愈合美观等优点,同时腔镜下能够探查对侧疝易发部位情况,在不增加腹壁切口和手术器械的情况下,可同时处理两侧病变。因而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科室介绍
医院疝与腹壁专科成立于年,专科建设获得浦东新区卫计委“特色专病”项目资助。科室目前常规开展各种疝的修补手术,包括腹股沟疝开放、腹腔镜及单孔腹腔镜下的无张力修补手术以及各种腹壁疝(包括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腰疝以及食管裂孔疝等)的修补手术。专科以单孔腹腔镜微创疝修补术为特色,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本科室以“医生队伍专科化、专病专治”为宗旨,以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个体化”为特色。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尽可能减少创伤,致力于让患者获得更安全、可靠、舒适的手术体验。
专家介绍
王廷峰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曾于美国杜克大学进修减重代谢外科专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青年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康复专委会青年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疝和腹壁外科产业及临床研究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委员
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
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类疝(腹股沟疝、切口疝、造口旁疝、脐疝和食管裂孔疝);微创手术治疗肥胖症和肥胖相关2型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疾病。
联系
供稿:普外科
编辑:马倩
审核:王廷峰王晓亮冯建军熊伍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医院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