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助推信宜创建“卫生强市”,建设“健康信宜”的实际举措,帮助我市贫困家庭中患有疝气的儿童尽早解除疾患、摆脱痛苦,4月12日,市红十字会携手市卫计局、医院举办贫困家庭小儿疝气救助活动。
疝
气
也称小肠气,儿童是高发人群,男孩居多。由于男孩子的睾丸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然后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但如果鞘状突在孩子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就会留下较大的腔,在孩子做一些增强腹压的动作,如哭喊、咳嗽、喷嚏时,腹腔内容物(比如小肠)就会从这里漏出来,形成疝气,也就是所看到的小包。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据悉,疝气很少有自愈的可能,经确诊疝气三个月、鞘膜积液一岁后如未见康复,手术是最好与唯一治疗手段。如果确诊了疝气但不早做手术根治,最大危害就是脏器进入疝囊后嵌顿住,不及时回纳容易发生组织坏死,从而导致肠、睾丸、卵巢切除等,甚至丧失生育功能,也可能因腹腔严重感染而死亡,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
医院普通外科主任龙生及该科医生为当天来院的7名疝气儿童检查身体,均符合手术条件,即日安排住院手术。据了解,疝气手术,不需开腹,仅需0.5cm小切口即可,而且手术效果好,复发率低,也不影响正常饮食与上学。
专家提醒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疝气是因为哭闹、用力排便、打喷嚏、剧烈咳嗽等一切引起腹压增高的活动引起的。家长应该及时让孩子停下一切继续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安抚孩子的情绪,结束排便等,同时让孩子平躺。孩子平躺后肿物大多数情况下会消失。如果躺下后肿物不消失,那么就可能发生了疝气内容物嵌顿,疝出的内容物不能自行回纳,超过四小时就有发生肠管坏死和穿孔的可能。因此一旦平躺后鼓出的小包没有消失,家长要带孩子尽快就医。尤其重要的是,不建议家长自行用手推回,以免操作不当伤害孩子的内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