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马凡综合症

马凡综合症

马凡综合症(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多数可累及眼、骨骼及心血管系统,常有家族史。发病率约1/~1/。

历史:年法国儿科医生Marfan描述了一位5岁女孩四肢像蜘蛛样细长;以后50年马凡综合症其他的特征一一被描述。包括:年晶状体脱位;年被证明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年2月Taussig和他的助手指出MFS的升主动脉瘤样病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McKusick对马凡综合症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的描述。

遗传学基础:马凡综合征患者FBN1基因突变导致原纤维蛋白-1编码错误,使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纤维蛋白原结构异常。FBN1是弹性蛋白的前基质,为弹性蛋白的附着和分化提供支架和模板。MFS的缺陷基因—微纤维原基因(FBN1)己定位于人类第15号染色体上(15q21.1),FBN1蛋白广泛分布于主动脉、软骨、晶状体及皮肤等处的弹力纤维中。而这些部位正是马凡综合征表型异常所在。

病理基础: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与弹力纤维细小、断裂,造成主动脉壁薄弱、扩张而形成动脉瘤。

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病多数累及眼、骨骼及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异常者占40%-60%,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诊断根据年Pyeesitz和Mckusek修订的四项标准,即骨骼、眼和心血管病变及家族史,四项中任何二项符合即可诊断本病。

眼部病变主要有晶状体脱位,角膜扁平,眼球轴延长,视网膜剥离及近视等。文献报道占50%一70%。

骨骼系统的病变文献报道占97.2%。以体型瘦长及蜘蛛样指(趾)改变为多,分别为50.0%和83.3%。因此我们以为这二种改变是马凡氏综合征骨骼系统的特征改变。判断是否存在蜘蛛指可应用以下三种指征:①拇指征;②腕征;③掌骨指数。掌骨指数=8.4是判断蜘蛛样指(趾)最敏感的指标。

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系统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心慌、气短,以左心衰竭症状为主。体征以主动脉瓣膜区舒张期杂音和脉压差增宽为主,此外某些病人主动脉瓣膜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部分病人可出现胸痛,马凡综合征病人出现胸痛的原因主要与脉压差增大、舒张压降低所致的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及主动脉夹层形成内膜撕裂等有关。马凡综合征有心血管系统损害者自然病死率极高,部分病人可发生猝死。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主动脉瘤破裂、左心衰竭、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和心肌梗死。

其他累及系统

1)近2/3的病人有皮肤条纹状萎缩。其病理改变与其他病人的扩张条纹相同,主要是由于弹力纤维断裂引起。2)疝,通常在腹股沟部,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3)在呼吸系统主要病变是自发性气胸。可因为肺尖大疱破裂而复发。4)泌尿系统可见多囊肾。5)椎管常异常增宽,硬脊膜膨出。

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左室、左房增大,ST-T改变、低电压等,能为本病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2,X线胸片改变主要为升主动脉扩张、心脏增大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3,超声心动图对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有重大诊断价值。其特征性改变是:主动脉瓣环和升主动脉扩张,动脉壁变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伴有左室、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此外超声心动图还可对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作出正确评估,并了解术前心脏功能状态等。

4,马凡综合征的主要MRI及增强CT征象:(1)主动脉窦和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在左前斜和(或)冠、矢状断面上呈大蒜头样(74.3%)。(2)左心房受压变扁(88.6%)。(3)左心室扩大(60%)和左室壁增厚(34%)。(4)电影MRI可准确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可见马凡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主动脉夹层、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此外MRI还可对马凡综合征病人主动脉的生物机械特性进行评估,明确异常主动脉的弹性和扩张性,能为是否行预防性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5,DSA检查可见主动脉扩张,在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见造影剂返流入左心室,可对主动脉夹层的性质和开口位置作出正确判断。一般情况下,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可对病因和病情作出基本的诊断,而CT、MRI和DSA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范围、性质以及夹层动脉瘤的开内膜破口等。

11岁男孩,正常出生,足月产;父方有主动脉夹层病史;此次发病是在一次剧烈争吵后出现严重的左侧颞叶疼痛、口角左偏、右侧眼睑下垂、右肢轻偏瘫;整个症状持续约1个小时,但轻偏瘫和面瘫未完全缓解。随后的几天中左侧颞叶仍有间断疼痛,但程度较前减轻。发病后第四天做了头MR检查,结果如下:

从MRI看,患者既有穿支病变,也有皮层病变,所以考虑栓塞可能性大。MRA提示双侧颈内动脉没有显影(血从哪里来的,是后交通动脉来的?),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没有显影。有些奇怪,A1没有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没有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哪里来的?不好用后交通解释。

患者父亲有主动脉夹层,所以该患者也要高度怀疑主动脉弓夹层,主动脉弓夹层可以沿及双侧颈内动脉。

家族史,夹层的遗传病因常见于:Marfan综合症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遗传病。据文献报道75%的Marfan综合症患者可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次包括Turner综合症、Noonan综合症和Ehlers-Danlos综合症均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均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

主要病变为中膜的纤维素样病变坏死,这与中膜结构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病变造成中膜层的缺损薄弱,壁内血肿形成,使得血管顺应性的下降,血液动力学中的应力作用增大,损伤内膜直至破裂,导致血液涌入,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fggnzz/11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