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床是一位腹股沟疝的患者,同时在入院检查中发现有膀胱憩室,于是在病人的要求下为患者在手术时行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膀胱憩室切除术,手术次日患者尿管引出淡红色血尿,且见有小血凝块,嘱患者多饮水补液后,症状无缓解,医生为了防止尿管内血块堵管的发生,医嘱予以膀胱冲洗,因为是普外科,而非泌尿外科护士,所以护士们在接到这条医嘱后在护士站议论开了。
普外上班好多年的老护士A:膀胱冲洗?是不是用输液器连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什么的,“输”到尿管里面去?
才入科不久的护士B:我之前一直在儿科工作,才来我们科,我也没有见过膀胱冲洗怎么做。
未去过泌尿外科的护士C:我看这个病人的尿管有点奇怪(三腔),和我们的尿管(双腔)不一样,我也不会操作。
轮转护士:不知道。
新入职护士:不会。
护士D:这个操作我们都不会,咱们请教一下泌尿外科的护士吧。
听着护士们的“热烈”讨论,作为护士长开始担心起来,如果今日她不上班,那么这个医嘱该如何安全有效正确的执行呢?于是护士长只能临时给大家上起了课,因为这位护士长曾有“泌尿外科”的工作经验。
膀胱冲洗是泌尿外科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的临床操作,采用生理盐水ml进行持续的通过尿管进行膀胱内冲洗,尿管为三腔导尿管,也就是分为入口、出口、气囊注水口,通过生理盐水持续不断的通过入口进入,通过“水流”的速度及压力,减少血块的形成,及时冲出小血凝块,减少膀胱的压力,从而减轻患者下腹部的腹胀情况,所以膀胱冲洗的要点是根据引流出血尿颜色来调节冲洗的速度,血尿颜色深则冲洗速度快,而尿液转为淡红色或者清尿,则速度可适当减慢,最重要的是保持冲洗的通畅。而膀胱冲洗一般是用三腔导尿管,这样尿管管径大,冲洗效果好。科内的老护士A说的“膀胱冲洗”的方式是很久以前的操作方法,因为会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几率,目前已经被临床淘汰。
那么对于遇到科内不常见的操作医嘱,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01
积极寻求帮助
千万不能自己瞎胡闹,不懂装懂是要出问题的,如果遇到自己科室不常见的操作,那么寻求专业科室的帮助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为患者实行正规的操作,保证护理安全最重要。
02
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准备
在科室遇到不常见的病人或者疾病时,提前做好功课,下班后进行积极查资料,温习一下该疾病的护理措施及潜在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所谓“艺多不压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03
保持学习状态
积极参加院内举行的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继续教育等,护理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通过循证护理的发展,以前很多的护理内容、观念或者操作,都在不断更新,也需要护士不断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处事不惊。
04
做个有心人
平时做一个有心人,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比如轮转护士,可以在每个科室进行学习专科特色,为将来的定科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比如新调入跨度比较大的护士,需要积极的复习本科室的护理专科知识,只有牢固的知识储备,才能尽快适应专科的发展。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能反应出很多的问题,护士长也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1.加强科内护士预见性护理意识的培养,对于不常见疾病的知识及护理工作提前进行培训,确保护士们遇事不慌。
2.鼓励护士们进行护理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于质量高的文章,护士长也积极推送到科室群内与护士们进行分享。
3.做好新护士的培训与带教工作,以科室专业为基础,可适当增加“周边”内容,扩充新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士们的知识储备。
4.积极进行重点病人交接,以提问的方式督促责任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及潜在并发症做好复习,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
护理工作是一项不断持续发展的工作,我们遇到问题并不怕,怕的是绕过问题、视而不见,我们应该积极的面对问题、迎难而上。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科内的护士已经完全掌握“膀胱冲洗”的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那么下次再碰到这个医嘱,我相信我们护士肯定会说“我会!让我来!”作者: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