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性坏疸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临床医学基础知识》-7-《外科学》
A.彻底清创
B.及时应用抗生素
C.高压氧治疗
D.应用气性坏疸抗毒血清
↓
↓↓
↓↓↓
A。解析: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即梭状芽胞杆菌所致的肌坏死或肌炎。本病发展急剧,预后严重,一经诊断,需立即积极治疗,其中最关键的措施是紧急手术清创。
2.一成人烧伤面积60%,7小时后入院,经注射吗啡,头孢类抗生素和生理盐水ml,仍有休克,应考虑为:《临床医学基础知识》-8-《外科学》
A.感染性休克
B.中毒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神经源性休克
↓
↓↓
↓↓↓
D。解析:患者烧伤面积60%,属特重烧伤,主要病理改变是创面大、渗出多、组织肿胀,在最初24~48小时,会有大量体液丢失,患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因此患者休克,应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补液ml,远不能纠正体液丢失量。因是伤后7小时,此时创面感染尚未形成,故不存在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
3.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在于:《临床医学基础知识》-9-《外科学》
A.根治性手术
B.早期诊断
C.综合治疗
D.放射治疗
↓
↓↓
↓↓↓
B。解析: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系。早期胃癌远比进展期胃癌预后要好。根据报告,施行规范治疗一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为82%~95%。提高早期诊断将显著提高胃癌的5年生存率。
4.有关齿状线解剖意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0-《解剖学》
A.齿状线以上是黏膜,以下是皮肤
B.齿状线以上发生的痔是内痔,以下的痔是外痔
C.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血,以下由肛管动脉供应
D.齿状线以上受自主神经支配,以下属阴部内神经支配
↓
↓↓
↓↓↓
D。解析:齿状下一下主要的神经是躯体神经指的是肛神经。
5.腹股沟深环位于:《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1-《外科学》
A.腹股沟中点上方lcm
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
C.腹股沟中点
D.腹肢沟中点下方lcm
↓
↓↓
↓↓↓
B。解析:腹股沟深环,又称腹股沟内口或腹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是腹横筋膜随精索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个卵圆孔,即精索由腹腔进入腹股沟管的入口。
6.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价值的临床特点是:《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2-《外科学》
A.疝块的形状
B.疝块的位置
C.回纳疝块后压住深(内)环,增加腹压是否脱出
D.是否容易嵌顿
↓
↓↓
↓↓↓
C。解析: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点包括:发病年龄、突出途径、疝块形状、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的表现、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嵌顿机会等。其中发病年龄、突出途径、疝块形状、嵌顿机会的区别只是统计学经验,并不绝对。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的表现、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的区别则适用于所有情况,但只有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的表现能在术前给出判断,所以它是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痛最有价值的临床特点。故选C。
更多医学基础知识资料,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