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枝----发汗散寒,疏通经脉
桂枝为樟科植物桂的嫩枝。主要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春、夏采剪嫩枝,切片阴干入药。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甘:归膀胱、心、肺经。
[功效主治]解表发汗、温经通阳。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发热、恶寒以及风湿痹痛等症。
[本草成分]:桂枝中含挥发油类、桂皮醛、桂皮酸、树脂等成分。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入丸、散,3~10克。
[禁忌]桂枝性温,有发汗作用,故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
祛病妙方:
(1)治遗精:桂枝、芍药、生姜、龙骨、牡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12枚。水煎,分3次服。
(2)治发热、出汗(风寒表证所致)桂枝、生姜各9克,芍药18克,炙甘草6克,大枣8克。水煎30分钟,取汁即成。每日1剂,分2次温服。
(3)治酒渣鼻:桂枝、麻黄根各6克,头生酒5壶。将药人酒内煮3炷香久,露一宿,每日早晚各饮3~5杯。
(4)治风寒感冒:桂枝10克,将其放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1日内分2~3次温服。
(5)治坐骨神经痛;桂枝15克,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上药共为细末,加精盐克,炒至精盐变成深黄色,加少量白酒,立即用布包裹熨压痛点,或沿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熨治。每天熨压2~3次,每次10-15分钟,10天为1疗程。
(6)治冻疮:桂枝60克,加清水毫升。武火煎煮,煮沸后10分钟取下,盆装候温(以能忍受,不烫伤皮肤为度,药渣保留,以便下次连同旧汤复煎使用),立即将患肢浸于药液中,边洗边对患处略加按摩。每次大约浸洗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7)治小儿腹股沟斜疝:蜘蛛、桂枝适量焙干,研成细末,开水冲服。0.2克/千克体重,早晚各1次
(8)治皮肤瘙痒病:大枣12枚,桂枝6克,干姜9克,共煎取汁,每日1次,代茶饮。
养生药膳:
芪蛇肉
原料:北黄芪60克,南蛇肉克,桃仁10克,桂枝6克,植物油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北黄芪、桃仁、桂枝用新纱布包住,与蛇肉同入沙锅,加清水适量。
2置文火上炖煮1小时,取出药包,加植物油、精盐调味。分2次吃肉喝汤,每周3剂。
功效:此方益气、活络、息风,适用于气虚阻络所致的半身不遂等症。
桂枝薏仁粥
原料:桂枝、牛膝各9克,杜仲18克,薏苡仁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口先将桂枝、牛膝、杜仲,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
2水煎30分钟后,去渣留下汁,入薏苡仁煮粥,粥熟调白糖服用。
功效:本粥具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