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洛阳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新模式,宜阳已先行

医院就犯怵,一方面不知道病咋治,另一方面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在我市,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自今年起,我市大力推广按病种付费模式:各病种明码标价,让病人看病之前就对费用心中有数。

其实,早在年,医院试点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从当年7月开始,医院推行综合支付制度改革,采取按病种收费结算方式。时至今日,宜阳县已全面推广这一模式,群众对此评价很高。

“感觉就像饭店的套餐”

9月7日上午,在医院,家住宜阳县城关镇东街村的闫女士为刚出生3个月的儿子办理了出院手续。闫女士说,孩子患支气管肺炎,同时还被诊断为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腹股沟斜疝等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医生告诉闫女士,由于她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孩子可跟随母亲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孩子有其他症状,可由“A路径”转入“B路径”。

“A转B路径”让闫女士一头雾水。

医生拿出价格表,进一步解释,医院对常见病实施按病种收费,并分为ABC三组临床路径,实行明码标价,定价收费、定额支付。A路径针对普通病症,含无合并症或有轻微的合并症但不影响主要诊断治疗的患者;B路径针对有较严重的合并症等,需对合并症进行相应治疗的患者;C路径针对病情严重或者比较复杂,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诊治的患者。

闫女士在价格表上看到,B路径,花销是元,自付元。接着,医生又为闫女士介绍将要用到的药物及费用。

闫女士说:“治病需要花多少钱、用啥药,在治疗前,一切都清清楚楚。感觉就像饭店的套餐,价格既清晰又透明。”

个病种实行“一口价”

闫女士眼里的看病套餐,是医院实行按病种收费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该医院实行看病“一口价”,全程标准化,落实“同级同病同质同治同价”,在同一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同一个病种、按照统一的临床质量标准、实行同一个价格标准。目前,医院有个病种实行“一口价”,涵盖大部分常见病、多发病。

该医院副院长卢潘霞说:“医院对某一种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如一名患者入院后需要做哪些检查、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术后做哪些治疗、出院带什么药、收费多少等,这些都有标准,大夫须参照执行。同时,这让患者在看病之前对相关费用就了如指掌。”

综合支付制度为每个病种设计了ABC三个临床路径。这套方案就像跳水比赛一样,有“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医院之后,医生要按照路径规定的内容做检查和治疗,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立即申请调整。

针对ABC三个组别的患者的纳入和跳转权限,医院对医护人员也进行了明确规定。A组纳入可由当班执业医师自行决定,B组纳入须经科内会诊后由科主任决定,C组纳入须经院内或院外会诊后由业务院长决定,并报医保管理部门备案。

目前,该医院探索出的临床ABC医院过度治疗、过度检查和过度用药。这一改革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及有关专家的肯定,被称为“河南模式”。

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度改革的成效显而易见,病患平均满意率在99%以上。

期待“链条”更“顺溜”

记者发现,医院实行综合支付制度改革,按病种收费,医院的收费价格并不相同。

有市民坦言,医院医疗资源有差异,目前,医院单独制定纳入病种及收费标准并提请相关部门审核的方式,易造成各医疗机构实施相关改革措施不同,不利于相关政策惠及所有看病市民。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病种筛分工作量巨大,后期价格调整过程也较长,医疗成本每年会因季节、厂家生产成本、国家政策等因素变化而变化。每一轮价格调整须经调研论证、院方与医保部门商讨、物价审核,最后由卫生部门颁布相关细则,这一程序往往耗时较长,存在时间差,医院承担,医院积极性。期待未来程序进一步简化,良性循环,让“链条”更加顺畅。

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承担实时监控、质量控制、价格调整等,推动综合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洛阳日报记者高峰通讯员耿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fggnzz/787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