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通常是指小儿腹股沟疝气,它的产生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能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等进入此鞘状突内,成为疝气。此外小儿的鞘膜积液也是由于腹膜鞘状突未能完全闭合,进入腹膜鞘状突内的是腹腔内液体,而不是小肠或网膜,从而形成了鞘膜积液。因此,对于小儿,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是一种疾病的两种名称。
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1-4%,早产儿则更高,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孩发生疝气为女孩疝气的10倍,右侧疝气较左侧疝气多见,单侧疝气较两侧疝气多见。常见的表现是患儿会在哭闹、咳嗽、打喷嚏、久站或剧烈活动后于腹股沟区或阴囊内有肿物突出,平躺或睡觉时消失,或用手轻轻按摩后可完全消失,在患侧的腹股沟区B超检查会发现有腹股沟疝或鞘膜积液。小儿疝气由于小肠反复进入鞘状突内,容易出现下腹部坠胀、腹痛、便秘,从而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此外疝气最大的风险在于发生嵌顿。疝气嵌顿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肿物无法回纳,患儿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检查和触摸可发现在腹股沟或阴囊内有椭圆形肿物,质地硬实,触痛明显。因此,若小儿出现无故哭闹、烦燥、呕吐等,就要警惕是否由疝气嵌顿引起。小儿腹股沟疝怎么治疗呢?对于1岁以内的小儿疝,可暂不手术治疗,小儿会随着身体的发育,腹股沟疝的症状会消失,可使用棉束带捆绑法或疝气带,阻止疝块的脱出,同时避免剧烈的哭闹和便秘。对于1岁以上的小儿疝,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疝囊高位结扎术。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以采取开刀或腹腔镜的方式完成,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目前最佳的手术方式。它是一种微创手术,采用专门的小儿腹腔镜,损伤小,美观效果好,能做到超高位的结扎,术后复发率低。且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能清晰的辨认腹股沟区的重要组织血管,能避免其他组织的损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