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腹股沟疝症状
腹股沟疝严重
腹股沟疝手术
腹股沟疝治疗
良性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术后

疾病与健康篇

疾病与健康

一.计划免疫程序

接种年龄

接种疫苗

预防疾病

出生

卡介苗

结核病

乙肝疫苗(第1次)

乙型肝炎

1个月

乙肝疫苗(第2次)

乙型肝炎

2个月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糖丸疫苗(第1次)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3个月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糖丸疫苗(第2次)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三联疫苗(第1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个月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糖丸疫苗(第3次)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三联疫苗(第2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个月

百白破三联疫苗(第3次)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个月

乙肝疫苗(第3次)

乙型肝炎

8个月

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

麻疹

1.5岁~2岁

百白破三联疫苗(加强)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岁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糖丸疫苗(复种)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7岁

卡介苗(复种)

结核病

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

麻疹

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

白喉、破伤风

12岁

卡介苗(农村复种)

结核病

二.黄疸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l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新生儿黄疸分类:

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黄疸

足月儿早产儿

足月儿早产儿

出现时间

2~3天3~5天

生后24小时内(早)

高峰时间

4~5天5~7天

消退时间

5~7天7~9天

黄疸退而复现

持续时间

≤2周≤4周

2周4周(长)

血清胆红素μmol/L

<<

(高)

mg/dl

<12.9<15

12.

每日胆红素升高

<85μmol/L(5mg/dl)

85μmol/L(5mg/dl)

血清结合胆红素

>34μmol/L(2mg/dl)(快)

一般情况

良好

相应表现

原因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病因复杂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容易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病理性黄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黄疸可由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等;非感染性黄疸有溶血性黄疸、胆道闭锁和遗传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外,还有一种新生儿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黄疸程度较生理性高,黄疸持续时间长,有的可持续三个月之久。但婴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引起黄疸的其他病因。停喂母乳后3天,黄疸下降明显。母乳性黄疸与肠道重吸收胆红素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诊断母乳性黄疸必须首先排除病理性黄疸。

l护理黄疸宝宝:

(1)判断黄疸的程度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三.胎记

胎记又称儿斑,是局部皮肤特殊的色素细胞沉着引起的。胎记多见于新生儿的臀部、背部及骶尾部,多为蓝绿色,大小不一。随着年龄的长大,到2岁左右,这些特殊的色素细胞减少,胎记也逐渐消失,皮肤上不留任何痕迹。

四.血管瘤

有的孩子出生之后,皮肤上可看到红色的“胎记”,这种“胎记”多数是血管瘤。绝大多数血管瘤是良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血管瘤逐渐增大,有的逐渐消退。血管瘤可分为一下3种。

l毛细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血管瘤,有多种表现。①橙色斑:斑块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肤表面,为橙红色或淡红色,用手按压即褪色,多数在出生后几个月内逐渐消退。②红斑痣:是淡红色到暗红色的斑,不高出皮肤表面,将来只有极个别的会自行消退。③杨梅状血管瘤:随孩子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逐渐高出皮肤表面。但1岁后会逐渐消退,一般在5~10岁消失,不留痕迹。

l海绵状血管瘤:该血管瘤表现为皮肤下面隆起的肿块,高出皮肤表面。隆起的肿块呈暗蓝色,摸上去有弹性,似海绵。该血管瘤在刚出生时不太明显,可在数月内迅速增大。

l蔓状血管瘤:少见,不会自行消退,多是扩大的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互相沟通而形成的广泛血管瘤。血管瘤部位的皮肤为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还可以摸到搏动的动脉。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冷冻、激光、注射血管硬化剂、手术切除等。究竟采用何种方法,需根据血管瘤的性质而定。

五.疝

婴幼儿常见的疝有脐疝和腹股沟疝2种。

脐疝:婴儿腹部正中线的两侧腹直肌还没有融合,有空隙,当腹腔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的肠段可以经过空隙而突出,形成所谓的脐疝。婴儿哭闹时,由于腹腔内压力明显增高,疝突出更明显。绝大多数脐疝在1岁前消失,如果到了2岁脐疝还未消失,且脐孔直径大于2cm,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平常要尽量安抚孩子,减少孩子的哭闹。

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指腹腔内的肠段经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在未进入阴囊之前,可在腹股沟中摸到小肿块(实际上是肠段),当直立、哭泣、腹腔内压力增高时出现,平卧时消失。这种可以缩回去的疝无多大危险,一般可在6个月以后进行手术。腹股沟疝的危险在于疝嵌顿,因为可能造成肠坏死、穿孔。发生嵌顿性疝时,孩子会哭吵不安,将两手放在腹股沟处,同时出现呕吐。所以如果原有腹股沟疝的孩子突然出现上述情况,应想到发生嵌顿疝的可能,需去外科急诊治疗,切勿自行将嵌顿的疝回纳。(嵌顿疝:不可复性鞘突疝:可复性)

六.喉软骨软化症

喉软骨软化症又称先天性喉鸣,因婴儿喉骨软化,吸气时因气道狭小而间歇或持续地发出喉鸣声。多数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喉部软骨逐渐发育完全,至1~2岁时症状消失。症状严重时,可服维生素D及钙剂。

七.幼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也是由病毒引起,多发生在1~3岁的婴幼儿。幼儿急疹虽然也是传染病,但传染性没有麻疹、风疹那样强。孩子最初三四天持续高热,,但是没有感冒症状,精神也好。三四天后体温突然之间降至正常,热退时全身皮肤出现粉红色(玫瑰色)的、略高出皮肤的疹子,1~2天后皮疹消失,疾病痊愈。幼儿急疹会自然痊愈,很少有并发症。

八.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对婴幼儿来说并不少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患上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以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引起中耳炎。另外呕吐,咽部的呕吐物也可进入中耳。

患中耳炎时,孩子往往有发热、咳嗽、鼻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同时有烦躁、哭闹、不愿吃奶、用手揉耳或摇头等现象,如果不小心碰到其耳朵,他会哭叫。

此时如果去五官科检查,会发现鼓膜充血,如果孩子枕头上有脓液,则提示鼓膜已穿孔。由于孩子的颅骨骨缝还没有完全融合,所以中耳炎可以刺激脑膜,使孩子出现颈项强直、呕吐、用手敲击头部(表示头痛)等类似脑膜炎的表象。出现上述表现时父母要想到中耳炎的可能,医院就诊,以免转为慢性,影响听力。

九.肺炎

引起肺炎的病原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有时出现鼻翼扇动、烦躁不安、腹胀等症状。一旦发生肺炎要积极治疗。

十.鹅口疮

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霉菌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其病因是婴儿出生时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或奶头、奶瓶消毒不彻底或营养不良,或长期滥用抗生素致口腔内菌群失调,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均易导致感染。

此病初起,口腔粘膜充血和发红,并出现不易拭去的乳凝块样物,然后融合成片,可铺满整个口腔粘膜,故民间有“雪口疮”之称。轻者不痛,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重者可扩展到咽喉,可并发呼吸困难,甚或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故本病不能轻视之,应重视治疗和处理,家庭护理有以下几个要点:

①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后,母亲均应洗手、洗乳头。人工喂养者,对用过的奶嘴、奶瓶,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洗,煮沸消毒后备用。

②患儿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毕煮沸消毒15分钟。

③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时多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④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医院;若发现口腔粘膜上有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⑤可以用1%的甲紫(龙胆紫)溶液涂抹患处,每天一二次。也可用制酶菌素片(10万单位/片)溶于10毫升冷水中,用该溶液涂抹患处。

十一.体温

人的正常肛温为36.5~37.5℃,口温为37.0℃以下,腋下及颈温为36~37℃.正常情况下孩子一天之中的体温是波动的,清晨最低,下午4~8时最高。一天之内体温的波动幅度在1℃之内。

发热:例如口温37.5~38.0℃低热;38.1~39.0℃中等发热;39.1~41.0℃高热。

当婴儿体温超过38.5℃时应合理、适度的用退烧药,医院就诊。

十二.生理性贫血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胎儿时期,母体为胎儿提供了铁质,并在胎儿体内储存,以供出生后生长发育的需要。婴儿出生后2~3个月时,体内铁被消耗,血红蛋白降至g/L,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生理性贫血是一个自限的过程,以后血红蛋白会逐渐上升。但是,如果到4个月以后未及时补充铁剂,则会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缺铁所致,3岁以下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为20%~40%。婴幼儿生长速度快,铁的需要量大,如果饮食中没有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孩子发生缺铁性贫血时,最初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记忆力低下、多动,以后才出现皮肤、黏膜苍白,并有食欲减退、不活泼、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等表现。严重缺铁性贫血患儿会出现气急、心率加快、肝和脾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化验检查会发现,孩子的血红蛋白在g/L以下。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为~g/L,可以通过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来纠正。动物肝脏、精肉、动物血等都是含丰富的铁,是补铁食物。蛋黄中含铁高但吸收率低,可以与橙汁一起食用提高吸收率。

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g/L以下,医院治疗。

十三.便秘

症状:大便较硬或呈颗粒状不容易排出,2~3天或更多天才有一次大便,持续两周以上。

单纯性便秘多为结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过多的原故。

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没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因此孩子的正常排便反射不能形成;饮食不平衡包括喝水量不够,奶粉冲调太浓,食物过于精细粗纤维食物吃的少,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多,糖类又摄入不够,肠道内糖类发酵少造成大便干结引起便秘,过多的补钙或补铁都会引起便秘;坏境和生活的改变,以及营养不良(进食太少,长期营养不良使得腹肌和肠腔发育不良引起便秘)。

处理方法:增加摄水量,补充上顿奶量的1/3水量,一天需要的摄水量=公斤(体重)*30ml;养成排便的习惯,排便前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刺激肠蠕动;4个月后增加膳食纤维(果泥、菜泥);正确的冲调奶粉;喝果汁;可用带植物油的棉签、肥皂条、开塞露塞肛;停止补钙;运动;每天可用白萝卜半个,梨(带核)一个煮水给孩子喝,2~3天大便恢复正常;已形成肛裂,轻者温水坐浴保持局部清洁,重症请大夫治疗。

十四.腹泻

腹泻:指婴儿大便次数增多及性质异常。

症状:主要为呕吐、腹泻,每天排大便数次至10余次,有时伴有发热。

腹泻病可分为:

①感染性腹泻:因病菌进入消化道而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食物或水被细菌、病毒污染,或水、玩具、日用品被病菌污染。

②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因素引起,如饮食太多致消化不良而腹泻;饮食量太少引起饥饿性腹泻,大便稀而呈绿色;吃了较多油腻食物可引起脂肪性腹泻;少数婴儿对牛奶中蛋白质过敏或对乳类中乳糖不耐受;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加快等都可致腹泻。

处理方法:如果已经就医检查过,建议按照医嘱给宝宝用药及喂养。如未检查过或医生未给任何建议,需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如何,胃口,大便次数及性状,了解腹泻症状的轻重,若宝宝基本情况尚可的,建议不要停奶,同时注意观察大便的情况。如有加重,建议停食奶粉24小时,饮食方面,可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大宝宝可以吃些米汤米糊、藕粉及口服补液盐。婴儿不能吃辅食的可给口服糖盐水,家长担心营养不够不愿禁食的,可以建议将奶粉稀释(第1—2天每天每次冲调奶粉时每一勺奶粉增加10ml水,第3—4天每一勺增加5ml,第5—6天恢复标准冲调比例),同时用妈咪爱、培菲康或合生元等。待情况好转(一般3—7天)后可慢慢恢复饮食。一般禁食后,腹泻情况会有所改善。如腹泻严重或已转为慢性腹泻,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腹泻奶粉。

十五.湿疹

医学上称湿疹为“皮脂溢出性皮炎”,中西称之为“奶癣”。婴儿患湿疹的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身体的特异反应素质有密切关系,患湿疹的宝宝往往有家族过敏的倾向。湿疹患儿多是因消化道对牛奶、蛋、鱼等蛋白质过敏而引起皮肤炎症。但也可因吸入过敏,并加重病情,有时还与预防接种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湿疹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多数患儿都会在一岁以后逐渐好转,不再发作,很多患儿在2岁内可以自愈,严重时可涂抹0.%地塞米松冷霜,一日2次。只有少数遗留到儿童期或成人,伴随终身,但如果是异位性湿疹,则从婴儿期发病,一般延续到2岁以上。

皮疹的表现:开始是小红疹子,逐渐变成红斑、丘疹、小水疱、渗液、结痂和脱屑,皮肤会因此变得粗糙,在吃奶、哭闹或受热后变得明显发红。以奇痒和反复发作为特点,表现时轻时重,患儿可因湿疹的剧烈瘙痒而哭闹不安,不能安睡,或伴有拒食、吐奶、腹泻等症状。

十六.宝宝患湿疹,喂养和护理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避免过量进食,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食物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加重皮疹渗出以及疼痛和瘙痒感,导致皮肤糜烂。还应注意少给宝宝食用鱼、虾类、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和减轻皮肤的过敏反应。

当宝宝出现湿疹时,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自己的饮食,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鱼、虾、海鲜等“发物”,应该多饮鲜橘汁,多吃新鲜水果。

湿疹在护理上非常重要:

①宝宝怕热,洗澡洗脸水不宜过热,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多太厚

②沐浴露质量要好(强生、贝亲),不能用碱性的皂水刺激,护肤品尽量不要用,干燥可用护肤甘油。

③海产品、菌类、花生、奶制品少吃

④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⑤房间通气良好,适宜保持在18度左右

⑥不宜给宝宝穿丝毛或化纤内衣裤,穿棉质的衣服

十七.痱子

痱子是汗液排泄不畅而潴留于皮内引起的汗腺周围炎症,可分为白痱子、红痱子及脓痱子。

①白痱子:特点是汗液潴留在皮肤的角质层下面。白痱子中的液体清而透明,痱子直径为1~2毫米,很容易擦破,多见在前额、颈部及胸背部。以新生儿多见,常常为盖得太多或捂得太热引起。

②红痱子:特点是汗液潴留在真皮内。表现为红色的小丘疹或丘疱疹,可以是一个个独立的,但多数互相融合,以脸、颈、胸部及皮肤皱褶处多见。生红痱子时由于皮肤奇痒且有灼热感,孩子常烦躁、哭吵,而哭吵和烦躁又导致出汗,痱子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③脓痱子:特点是痱子的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的小脓疱,脓疱破后可以继发细菌感染。常发生在皮肤皱褶处、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以头皮处最多见。

孩子生痱子时,可用痱子粉和止痒剂涂抹以止痒,但不能用油膏涂擦。如果是脓痱子,可用酒精擦破后再涂1%的甲紫溶液。另外要将孩子的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皮肤而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痱子的要点是保持凉爽。应注意室内通风,降低室温;勤洗温水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夏季避免在烈日下活动;不要将新生儿捂得太热。

十八.肠套叠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引发肠套叠的原因很多,专家一致公认肠道蠕动功能的紊乱是其直接原因,10%-30%的患儿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由于食物、炎症、腹泻、寄生虫等原因,刺激肠道产生痉挛,造成肠道运动节律失调,而使某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腔引起剧烈腹痛间歇性发作。典型的3大症状有腹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病儿表现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腹部翻挺,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腹部可触及活动而压痛的肿块,肠梗阻症状明显。钡剂造影可见套叠头端呈杯口状,若套叠发生时间较久,肠坏死或穿孔者则禁用此法检查。诊断明确的早期肠套叠,可试用空气灌肠、腹外手法复位;已超过48小时不能复位者应考虑手术复位;复位困难者可行局部的肠切除肠吻合术。

肠套叠的预防:家长要及时防治孩子的上感、腹泻等疾病,4-6个月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饮食要规律,如果突然出现阵发性规律性哭闹,一定要引起警惕,特别是大便为血样或水果冻样,医院就诊。

十九.地图舌

地图舌指舌面上有形状不规则的上皮细胞脱落。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可能与孩子消化不良、营养缺乏和体质差等因素有关。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或在吃刺激性的食物时舌头感到有点麻。对于地图舌的孩子可采用以下这些方法。

  一、休息和饮食方面:保证孩子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饮食应富有营养,及时添加辅食。防止孩子偏食、挑食,以免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和营养不良。

  二、消除感染病灶:口腔内的某些细菌可能会引起地图舌。因此,要仔细检查孩子的牙齿、扁桃腺以及颊粘膜有没有受到感染,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三、寻找病因:对于生病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详细了解其发病史,并注意观察其粘膜的受损情况,可给他们服用复合维生素B或硫酸锌制剂。有缺铁性贫血的孩子应补充铁剂。胃酸过少的孩子可口服稀盐酸。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孩子可用制霉菌素来治疗。

四、对症处理:应保持孩子口腔的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可以用软毛刷从舌背向外轻轻刷l-2次,将剥脱的上皮清除干净,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给孩子漱口,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十.宝宝肚子胀

原因1:宝宝肚皮看起来鼓鼓的,那是因为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的时候,腹部会显得突出下垂。此外,宝宝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

原因2:宝宝进食、吸吮太急促、过度哭闹吸入了空气。

原因3: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内因粪便堆积,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原因4: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而肿瘤越长越大就会引起腹胀。

原因5:宝宝下肠道阻塞,症状除了宝宝有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现象。

消气方法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需要治疗吗?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

在什么情况下的腹胀应该特别注意并就医治疗呢?

1、腹胀合并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况。

2、肚子有压痛感。

3、肚子鼓胀有绷紧感。

4、合并呼吸急促。

5、在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gugoushan.com/lxfggn/25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