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老百姓称之为“疝气”,是人体内的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部位,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那人体的器官为什么
不老老实实待在应该待的部位,
而要四处游走呢?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得疝?
得了疝怎么处理?
带着种种疑问,
让医院
胃肠与疝外科(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勇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点击上图↑↑↑,立即观看视频
什么是“疝”?
疝,是人体内的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部位,通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
什么人最容易得疝?
出了儿童和部分青壮年的疝是由于先天发育不全造成的外,绝大多数腹外疝的患者没有明确的病因。它的发生与该处的腹壁正常强度减弱和腹腔内压力增高两类因素有关。因此老年人和营养不良的人,由于肌肉退化萎缩、腹壁强度减弱,以及患有慢性咳嗽、便秘的病人和经产肥胖的妇女容易出现疝气。
疝的自我诊断
1、易发部位:腹股沟、肚脐、以及曾经做过手术部位的切口。
2、腹壁皮肤隆起;或提重物、咳嗽、使劲排尿或排便、长时间站立或坐着时感觉到疼痛。
3、疼痛的感觉可能是剧烈而快速的,也可能是持续恶化的很久的钝痛。
4、严重或者持续的疼痛、疝气处发红、发生触痛,医院检查治疗。因为这可能是疝嵌頓(肠或其它组织被卡住)或绞窄的表现。
疝发作时如何处理?
1、出现疝气症状应立即停止劳动,并卧床休息,平稳呼吸,肿块就会慢慢回纳入腹腔。
2、如果休息后,肿物仍未消失,可用手缓慢推送肿物回纳腹腔。
3、上述方法仍不能恢复,可试用垫高臀部或头低足高位,再用手持续缓慢地将肿块推向腹腔,动作应轻柔,以防肠管破裂。
4、另一类不能回纳的疝,叫“嵌顿疝”,会疼痛加剧,肿块紧张发硬。医院治疗,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耽误治疗。
疝的治疗方法
疝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一岁以下婴幼儿,有自行愈合机会,可用棉线束带压住防止突出
2、禁忌手术者,无法耐受手术,可在白天还纳疝内容物后,使用医用疝气带压住,防止疝内容物的突出。
二、手术治疗
1、传统的疝修补术
手术基本原则: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
术后疼痛及牵拉感较重,恢复时间长,易复发。
2、无张力疝修补术
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
优点:手术简单,术后牵拉等不适感较轻,恢复较快,复发率低。
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切口小、疼痛轻、恢复正常体力活动早;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总并发症发生率等同于开放式修补术。可以发现隐匿性疝。
缺点:需要全麻,费用较高,对医生操作要求较高。
4、紧急情况下急症手术修补。
疝经手术治疗后,
患者还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
进入课堂了解更多知识吧。
朱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科室:
胃肠与疝外科(普外科)
点此预约
个人简介:
擅长消化道肿瘤、急腹症、腹外疝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腹腔镜治疗胆石症、胆囊息肉、胃、结直肠肿瘤、阑尾炎等疾病。擅长急症外科、创伤外科的抢救工作。先后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参编多部著作,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