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大腿根那里哭闹的时候会有东西鼓出来,家里老人说小肠气,你快帮忙看下是什么问题?”门诊很多家长在孩子哭闹或运动后发现腹股沟区有肿物突出,来门诊就诊后被诊断是腹股沟斜疝。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儿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斜疝。
什么是儿童腹股沟斜疝?
儿童腹股沟斜疝也是我们平常所称的“小肠气”,是由于与腹腔相通的一个囊袋(鞘状突)未闭合或闭合不完全,腹腔内脏器(肠管、大网膜,女性还有卵巢)被挤入囊袋所造成的。
如何判断是否有疝气呢?
1.腹股沟区肿块在站立、哭闹及用力时出现或加重,喂奶、安静后可回纳或缩小,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肿块逐渐增大,部分病例肿块可进入阴囊内,甚至阴囊底。
2.肿块突出时,局部坠胀不适或轻微疼痛,肿块回纳后症状缓解。
3.当疝入的内容物为小肠或结肠时,可出现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急性肠梗阻表现。
4.如腹内压突然增高,迫使更多的腹腔脏器经扩张疝环而进入疝囊,疝内容物难以回纳腹腔则形成嵌顿疝,此时主要表现是疝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患儿哭闹不止,可伴有呕吐、腹胀、发热等。
需要做哪些检查?
对于有典型病史,但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的患儿,可通过B超检查帮助诊断。B超检查时腹股沟肿块可见肠管回声。B超不仅无创而且没有辐射,对腹股沟斜疝诊断灵敏度高,是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检查。
腹股沟斜疝怎么治疗?
尽管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后可继续闭塞,但腹股沟疝很少有治愈可能,因嵌顿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小婴儿,包括早产儿,腹股沟疝一经诊断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发生嵌顿疝,导致严重后果,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已相当安全,可不受年龄限制。诊断明确后即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行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为疝囊高位结扎及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步骤较少,创伤小,对患儿影响较小。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微创手术)在我国开展较早,临床报告及病例数也较多,技术已成熟并得到认可,其优点为疝囊内环口镜下结扎可靠,术中精索损伤小,可同时进行对侧探查,术后伤口几乎不明显。
家属需要注意什么?
家长平时需要注意不要让小孩子哭闹太多,也不要过于剧烈活动,如有慢性咳嗽、便秘等症状需及时治疗,这些都有可能加大腹压,导致腹股沟疝反复发生,甚至导致嵌顿疝。如果出现腹股沟肿块突出平卧、休息后肿医院急诊就诊。如发现腹股沟疝发生嵌顿未能及时就诊复位,可能导致肠破裂、肠穿孔、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