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脐疝和阴囊疝都是肠道和腹膜从天然孔穴(脐孔、阴囊鞘孔)或其它病理性裂口落入皮下或阴囊。遇到此类疾病,用药物治疗几乎没效果,如不进行手术治疗,很可能导致肠道堵塞、坏死或其与地面接触磨破使腹腔内容物掉出而致猪死亡。
阴囊疝
生猪体重在10~15千克之间适合进行疝病手术治疗,猪太小,孔穴难找、免疫不健全抵抗力低、对手术手法要求更高;猪太大,保定困难,腹膜与皮肤或其他组织粘连、肠道堵塞或坏死加大治疗难度。
1、术前准备
器械:手术刀柄、刀片一套,止血钳2把以上,手术剪1把,u型缝合针2枚,50cm缝合线4~5根,注射器一个、配套注射针头5~6枚,塑料袋5个,毛巾一个,40cm×30cm托盘3个。以上器械经严格消毒后,置于已消毒的盘中备用。药物:碘酊、75%酒精、青霉素(万u/瓶)、0.9%生理盐水。
2、保定及术部清洗
选择环境卫生较好、光线较好的场地,将仔猪头朝下倒立捆绑在结实的支架上即可;手术部分用清水清洗干净猪患部,而后用毛巾蘸取碘酊将术部彻底消毒,涂抹时由外向内,再用毛巾蘸取75%酒精由内向外进行脱碘,消毒范围尽量大一些。
3、手术操作
脐疝的处理:
用手按摩感受孔穴所在位置,揉捏2~3分钟使肠道及腹膜跟皮肤分离。在孔穴位置上用止血钳把皮肤提起切开,切口方向与猪体躯一至,切口尽量小,防止伤及肠管和腹膜。而后钝性分离皮肤和腹膜,再慢慢扩大切口,灌注一定生理盐水,清洗干净术部,同时可防止各黏膜或组织粘连,而后用干毛巾吸收多余液体。
脐疝
此时,若出血多,用干毛巾按压止血。顺着切口寻找孔穴,将肠管理顺,试着将肠管按顺序压回腹腔内,一定要轻揉防止肠管和腹膜破裂,用食指和中指适度用力往腹腔内按压,如果肠管是嵌顿的,先要护着肠管,再找准孔穴,对孔穴进行扩大,用手术刀切口,此时刀刃必须向上,以免伤及内脏、肠管和腹膜。将肠管压回腹腔后,用手指或手背堵住孔穴,防止肠管再次脱出。
在缝合疝环前,倒青霉素粉入腹腔进行消毒消炎,从疝环根部缝合,用止血钳夹着疝环壁提起再行缝合,防止伤及肠管和腹膜。疝环进行结节缝合,由中间向边缘进行,每隔0.5厘米缝一针,缝合后撒青霉素粉,用止血钳把皮肤夹起,让皮肤能缝合伤口且有点松弛,把多出皮肤剪掉,对皮肤进行结节缝合,每隔0.5~1厘米缝一针,缝合好后用碘酊对术部消毒。
阴囊疝处理:
鞘膜内疝,可根据患畜大小、腹内压等情况选择倒提或侧卧保定,把阴囊及后腹部清洁,术部常规消毒,左手食指、拇指按定腹股沟管内环位置,上下分开,绷紧皮肤,右手执刀沿腹中线平行方向,切开5~6cm切口,外皮及腹肌层一次切开,通过切口钝性分离总鞘膜,分离阴囊韧带,把包含肠管的总鞘膜拉出切口,用手指把总鞘膜内的肠管推送回腹腔内,确保完全复位,然后把鞘膜和精索一起捻转扭结,直到离腹股沟管内环2~3cm时紧靠内环处用缝合针对穿刺过结扎好,再用缝合针把缝合线从内环两边对刺穿过去,然后切断精索,把缝合线两端抽紧十字打结。
这样就把鞘膜和精索断端固定在内环上,把腹股沟管堵塞住。检查是否完全闭合,再从稍远把筋膜再缝1~2针,作减张处理。撒上结晶磺胺粉,最后缝合皮肤。肌肉注射适量安痛定加鱼腥草加青霉素。鞘膜外疝用处理鞘膜内疝相同的方法切口。分离总鞘膜和疝囊,此时应注意尽量不要突破疝囊,拉到切口外面,把疝囊和鞘膜分别扭结,先把疝囊结扎好,再用处理鞘膜内疝的方法处理精索和缝合腹股沟管环,然后缝合皮肤,肌注消炎药。
脐疝处理
4、术后管理
手术后的猪只在优质饲料和饮水供应的舒适条件下隔离24小时,然后根据情况选择并入以前猪群或单独饲养。伤口用2%碘酊隔日处理1次,在没有感染的情况下1周既能愈合。愈合后的伤口一般无需拆线。
5、防重于治
改善饲养管理和方法应配制营养均衡,符合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专用饲料;根据不同阶段需求,定时定量;饲喂应遵循多元的原则,添加适量的粗纤维和青饲料;尽量避免长期饲喂单一的高能量饲料,不能一味追求母肥仔壮。
改善饲养环境建设好活动场地,适量增加妊娠母猪的运动量,提高妊娠母猪的活动能力。加强产前、后饲养管理如圈舍潮湿、通风差、生病、受惊吓等易引起母猪烦燥不安,发生挤压和踩踏。加强仔猪的管理争奶、寒冷等也易引起扎堆,发生挤压和踩踏。
如果疝症是遗传性问题,只能通过筛选淘汰有遗传问题的个体以杜绝;若由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则应通过调整饲养管理来解决。
视频教学:链接复制
阴囊疝手术视频: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