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专家介绍:“小儿疝气”是小儿较多见的一种外科病,俗称“小肠气”,医学术语称为“小儿腹股沟疝”。小儿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的孩子在出生之后腹股沟处的腹膜鞘状突没有完全关闭,从而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从而形成的我们所说的腹股沟疝,即“小儿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
官方
官方
早产儿发生率更高
“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约为4%,男孩较多见,大约是女孩的10倍。早产儿因许多应该在出生前完成的发育程序尚未能完成就提前出世,则有更高的发病率,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小儿疝气”的症状包括:平时婴幼儿每次大便的时候就会哭闹、跑步或者嬉戏等户外运动时,因肚子会一阵阵的疼痛而哭闹;疝气发作,严重者会凸出阴囊附近的表面;患有疝气的婴幼儿平时也会焦躁不安、不好好吃东西;出现不知原因的哭闹不止,剧烈的呕吐,高烧不退,便秘甚至血便。
多数患有疝气的小儿平时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下坠接近阴囊/阴唇,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肠子卡住,家长推不回去,可能导致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
官方
官方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对“小儿疝气”的治疗,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恢复得效果也越好。手术时间与季节和年龄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虽然说1岁以内的小儿因为腹壁还会发育,有的病儿可能在6~9个月内自行痊愈,但大部分小儿疝宝宝是没那么运气的。到了1岁以上的小患儿,已基本没有自愈能力了,年龄大于1岁的小儿腹股沟处的包块未消失者大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相对较简单,只做高位结扎即可。手术之后若不注意保护,还是有复发的可能,所以要按医生的要求,消除一切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比如便秘,长期大笑和哭闹等,当小儿腹壁发育完全就可避免复发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