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第期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在腹股沟疝中占95%。男女发病比例悬殊,男性占绝大多数,且右侧比左侧多见。
一
超声视野下的“腹股沟斜疝”
1、疝口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外侧;
2、疝囊与精索的位置关系:疝囊位于精索前上方;
3、疝囊与腹壁下动脉的位置关系:可见位于下腹部腹直肌外三分之一背侧的腹壁下动脉绕行于疝囊内后侧。
鉴于上述超声检查特点,基本考虑腹股沟斜疝。
二”
从临床表现看“腹股沟斜疝”
1、年龄与性别: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男女比例15:1;
2、凸起的包块:早期包块小且局限,随着病程的拉长和加重,包块逐渐变大并可进入阴囊,形成类似“梨”形的典型腹股沟斜疝肿块。值得注意的是,当包块站立或负重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等,也称为易复性疝。平卧时疝亦不消失的,称为难复性疝;
3、疼痛:包块较小时仅为胀痛,伴随着增大,疼痛感明显增强;
4、胃肠道反应:可出现恶心、便秘等肠梗阻反应;
5、体检时用手指伸进腹股沟管外环,可发现外环口增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6、肿块回纳后,指压内环和增加腹压后肿块不再出现。
三
“成人腹股沟斜疝”,需不需要治疗?
一般来讲,成人腹股沟斜疝是不可能自愈的。随着病情的发展,包块会一天天的“长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与日剧增。一旦确诊,正确面对与适宜治疗是一对“好搭档”。
1、保守治疗:适用于包块较小,可回纳,且无其它症状的。常用方法有疝带、疝托和药外敷等;
2、急诊手术:适用于嵌顿性疝和绞榨性疝。因为随着疝内容物出现血运障碍,如果不及时手术处理,解决压迫症状,可并发肠穿孔、腹膜炎等危及生命;
3、腹腔镜下腹股沟疝微创修补术:适用于绝大多数腹股沟斜疝患者。
宋冠平
普外科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
胆系结石,胆囊炎,腹股沟疝气,下肢静脉曲张。
主要技术: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下肢静脉激光闭合术。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内容来源于普外科
医院
n
维护健康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