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住院”和“可纳入住院结算”是《办法》中的两个关键词。“预住院”这个公众尚且陌生的名词究竟意味着什么?桂林这一医保报销新政,究竟又能给患者带来哪些福利?
试行在家等手术
8日上午8点,小晴(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医院乳腺外科办理正式住院手续。稍后,医生告知,她的手术排在一个小时后。
放在以往,这是不可能的。按照传统的住院治疗管理模式,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需要先进行术前检查并等待检查结果,从办理入院手续到接受手术,这一过程少说也要三四天。
今年5月,医院乳腺外科开始试行“预住院”的管理模式。在这一新模式下,患者仍需必要的术前检查,但可以在门诊进行并回家等结果。如果符合手术条件,医院再根据床位情况安排正式入院治疗。
小晴的术前检查,就是前几天在门诊完成的。
桂林目前只有医院在试行“预住院”管理模式。试行“预住院”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目前该院已在眼科、乳腺科等4个科室试行这一住院管理模式。
以小晴为例,如果按照传统住院管理模式,她至少需提前3天入院。而在这住院期间,每天都会产生床位费、空调费、护理费、诊查费等费用,算下来开支在元左右。而按照预住院模式,这笔费用便可以省下。
从8月日至8月8日,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预住院”患者约为27例。以此推算,一个科室在半个来月时间,就可以为患者节约元的医疗开支。
“更重要的是,医院里等待手术会增添焦虑情绪,家属也得一刻不离地陪着。”小晴的母亲告诉记者,相比之下,预住院不仅省钱,也能让患者和家属更省心。
医保新政解决报销难题
虽然省钱又省心,但“预住院”模式也会面临一个问题。
按照现有医保政策,参加桂林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以按比例进行报销,其中也包括术前的检查费用。但如果在门诊进行检查的,这笔费用则需患者自己负担。也就是说,“预住院”的术前检查在门诊进行,但如果按照门诊费用进行结算,由患者承担,医保不予报销。
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发布的《关于预住院术前费用纳入住院结算的管理办法》,正是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按照这一《办法》的规定,从8月日起,参加桂林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患者,医院住院手术前,按照规定在门诊进行术前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可纳入住院结算。此次实施的病种为白内障、乳腺肿块、输尿管结石、腹股沟疝、精索静脉曲张、多指/趾、前列腺增生、甲状腺根治术及化疗、肺癌、妇科良性肿瘤、胆囊结石并胆囊炎、乳腺癌、肠癌、先天性心脏病4个病种。
“预住院”有望缓解“住院难”
在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现实背景下,“预住院”不仅能减轻患者住院治疗费用的负担,更有望成为缓解“住院难”的一个重要路径。医院,住院病房人满为患,多数患者要进行手术,只能预约才能住进来。
以医院乳腺科为例,因为病床有限,住院预约以前常常排在一个星期以后。通过“预住院”管理模式,无疑能大大提升病床的周转率。比如普通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大多能在入院当天接受手术,大大缩短了住院天数。
更快的病床周转率带来科室效率的大大提升,也能让有限的病床服务更多的患者。虽然8月才过半,但该乳腺科已经进行了20多例“预住院”手术,数量比7月翻了近一倍。
医院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预住院”管理模式,他们目前也正在内部讨论、沟通当中。
来源:桂林晚报
桂林人说桂林综合编辑
赞赏